莲洲镇精心打造一批生态艺术生活社区。
9月13日傍晚时分,斗门区莲洲镇石龙村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中。晚风和着斜阳穿巷而来,钻入“天天惦记”民宿3号小院的竹林。
每个周末,“天天惦记”的开房率接近100%。“今年9月比往年同期更加畅销,现在至国庆假期的房间已几乎订满。”该民宿负责人13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目前,莲洲镇逐渐形成以水产养殖、水稻、花卉苗木种植等传统产业为支撑,乡村旅游、休闲度假、特色产业、现代农业协调平衡发展的格局。其中,民宿经济加快推动莲洲镇乡村旅游发展,有效带动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民人均收入逐年递增,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采写:本报记者廖明山吴梓昊
摄影:本报记者赵梓
引进资本唤醒农村闲置资源
莲洲镇是珠三角的水资源保护区和基本农田保护区,大量村民外出务工,导致农村“空心化”,房屋闲置率较高。
为有效解决闲置资源利用,莲洲镇创新盘活方式,通过“农民自愿有偿提供、村集体统一出租、资本下乡办民宿”的模式,走出了“公司+农户”的民宿经营路子。民宅改民宿,村民变管家,与村民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二次创业。
莲洲镇鼓励有意愿的组织、个人改造现有住房或租赁民房开办民宿,支持社会各界人士返乡创业开办民宿,鼓励“农户+合作社”“公司+农户”等民宿合作发展模式。
目前,莲洲镇已有利用闲置小学和集装箱打造的光明村停云小镇、利用村民旧屋改造的石龙村“天天惦记”及东湾村“沙湾小院”等精品民宿。民宿经济助推乡村旅游发展,成为了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通过谋划打造特色民宿进行典型示范,莲洲镇实现了民宿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精心打造一批集生态农业、休闲观光等产业为一体的生态艺术生活社区。
倡导大众创业促进农民增收
按照“合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莲洲镇实施闲置房收购和租赁,带动当地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天天惦记”民宿首创“农村专业合作社+乡创孵化服务机构+专业投资人(机构)+专业运营机构”的合伙人体系模式,计划分两批把石龙村的47套闲置农房改造成具有艺术韵味的特色民宿,目前已改造8套。“沙湾小院”民宿以30年租期租赁东湾村6套院子13间闲置房屋,每套院子每月租金最高达1700元。
一方面,莲洲镇大力鼓励党员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引导在外莲洲有志青年、劳动力回乡创业就业,催生农家乐和旅游商品加工等新型经营主体,打造了莲溪豆沙月饼、横山鸭扎包等网红产品,使农村闲置资源成为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新源泉”。
另一方面,莲洲镇依托民宿经济大力拓展农民的就业渠道,带动村民参与旅游就业、创业,解决农民就近就业问题,促进村民工资收入水平提升,真正实现农民在家门口有景看、有活干、有钱赚的生动局面。目前,民宿管理人员每月工资可达3000元左右。
坚持“民宿+”理念促进乡村振兴
莲洲镇以民宿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突破点,大力培育特色旅游民宿,拉动产业链和服务链向“吃、住、游、购、娱、养、情”延伸,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
第一阶段,莲洲镇围绕石龙村核心主巷村屋展开布局,打造核心产品——“天天惦记超级民宿艺术院子”,吸引周边城市居民前来度假、聚会、活动,打造一个让村民更愿意返乡就业、创业、居住的乡村环境。
第二阶段,莲洲镇进一步打造以乡村特色餐饮、特色商店、休闲商业、艺术中心、公益书吧为配套的乡村“艺术+”生活社区,吸引更多艺术工作者进驻“艺术+部落”,营造一个新经济、新产业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近年来,莲洲镇统筹实施乡村民宿项目建设,着力擦亮“中国禾虫之乡”“中国黄沙蚬之乡”品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生态旅游以及农产品展销、深加工和仓储物流等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和村民增收。
此外,莲洲镇还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大力提倡“乡村旅游+生态农业+采摘体验”,成功打造十里莲江、停云小镇、岭南大地等特色旅游品牌。
新闻推荐
物业公司拒付补偿款 斗门法院跨省讨薪有效维护了16名员工的合法权益
有效维护了16名员工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