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剑锋
10月27日14时,67岁的斗门区乾务镇东澳村村民李阿姨来到村里的农村卫生服务中心,从护士陈惠手上拿到了自己的体检报告。“你的胆固醇有些偏高,要注意饮食,少吃动物内脏。”在诊室内,医生周自满告诉李阿姨。陈惠告诉记者,得益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李阿姨自65岁起每年均可免费体检一次。目前,东澳村全部高血压病人、糖尿病病人及65岁以上老年人均已签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本报10月29日09版)
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对社区卫生服务全面覆盖的有效延伸,不仅让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而且也有利于均衡医疗资源、增强医患信任、改善医患关系。这种多赢局面的形成,对健康珠海建设是一种有力推动。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是珠海医疗改革的重要方向,近年来呈现出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从斗门区看,全区签约服务人数263932人,签约服务覆盖率达53.85%;重点人群签约人数81917人,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74.23%。扩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面,珠海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一方面要持续加大宣传力度,让“户户拥有自己的家庭医生,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深入人心,使居民对家庭医生既增强信心更增加信任,愿意签约并接受“一对一服务”;另一方面要完善分级诊疗模式,科学引导患者对“到哪里看病”有理性研判,并着力打通“患者-家庭医生-大医院”之间的“绿色通道”。
家庭医生作为最贴近居民的“健康管家”,主要是针对居民的无病预防、慢病管控、疾病诊疗开展精准服务,这种“治未病”的细活要赢得好评,医疗质量是关键,必须靠过硬的医术、医风和医德来支撑。在这方面,珠海已经做了不少努力,只有让家庭医生真正牛起来,才算是抓住了“牛鼻子”。
家庭医生要能为居民“量身定制”合适的治疗方案或康复计划,必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望闻问切的“绝招”,这就有赖于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因此,政府职能部门要持续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在为家庭医生有效初诊、分诊提供充分保障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基层医疗服务资源配置,切实提高利用效率;同时要加强全科医生的培养,通过修炼“内力”、提升医技,切实满足居民的医疗需求。更重要的是,要完善履约服务监管,强化医生绩效考核,并配套居民健康档案保密管理、动态跟踪等一系列制度,使之正规化、专业化、常态化。于家庭医生及其团队而言,要把医疗服务的重心下沉,不断创新“互联网+”签约服务,在全方位、多样性、个性化诊疗服务中让居民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要让更多的家庭医生走入寻常百姓家,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为健康珠海助力加油,必须全社会共同努力,让家庭医生服务事业健康发展,行稳致远。
新闻推荐
文/艾琳日前,珠海高新科创北围8万平方米的大型购物中心终于“尘埃落定”。10月20日,科创北围成交一宗15.9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