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学生们正在用秤秤中药。 ▲图为学生们设计制作的中药材展示。摄影 本报记者 朱习
本报讯记者王晓君报道:在教学楼楼顶开辟一方天地,学生在学习中医知识的同时,还能感受劳动的乐趣,这样寓教于乐的一幕就发生在珠海的校园里。为推动中医药文化在中小学校里“落地生根”,11月23日上午,由市教育局、市卫生健康局联合举办的2020年珠海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月启动仪式在梅华中学举行,市教育局、市卫生健康局、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以及各区教育局、市直属学校代表,还有部分健康副校长、中医专家等百余人参加了活动。
当天,活动在珠海市梅华中学设置了百草园、健康讲座、青少年常见病筛查和中医药文化展示体验区等四个分会场。在中医药文化展示体验区,上百种中草药材的名字、样式和作用得到展示,通俗易懂、一目了然;而百草园作为学生实践基地,园内种植有数十种药材,平日多由学生打理,学子们在实践中悟出真知,无形中增进对中医药文化的理解。与此同时,现场开展了健康讲座活动,由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的专家为师生们开展“秋季如何养生”的讲座,活动现场还开展了青少年常见病筛查,由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选派专业中医师,对学生的近视眼、扁平足、脊柱侧弯等常见病进行筛查,帮助学生了解身体状况,排除潜在的生命健康风险。
市教育局局长林日团表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根基和希望在儿童青少年,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既是提升青少年健康素养的需要,也是弘扬和传承中医药文化的需要。“各中小学校要准确把握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教育性,发挥好中医药文化的综合育人功能,将中医药文化校本课程有机融入学校课程体系,加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协同与宣传,形成育人合力。”他说。
以珠海市梅华中学为例,该校自创校以来,充分利用办学空间,在教学楼楼顶专门开辟百草园和百蔬园种植区,培植鱼腥草、土茯苓等各类常见中草药,将景观、科普和教学融合为一体,为师生开展包括中草药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有效载体。其中,中草药主要通过学校采购、教师踏山寻找、家长捐赠等途径获得,凝聚了家、校、社的共识与协作。
市卫生健康局局长徐超龙表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作出了卓越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全程参与、深度介入,取得了显著疗效。“市卫健系统将以"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为出发点,推动中医药文化进社区、进家庭、进企业,争创中医药文化传播典范,推动中医药文化广泛、科学、有序传播。”他说。
本次珠海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月起始站放在梅华中学,在未来的一个月里,活动每周都会走进1-2所学校,由中医界专家及教育界课程专家开展中医药展示、中医功法培训、学生健康筛查、健康讲座等系列活动,包括珠海市一中、珠海市九洲中学、珠海市四中、珠海市实验中学、珠海市香洲区凤凰小学等多所学校,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课程,发挥其综合育人功能。
新闻推荐
20日起主城区部分大型林地封山戒严 选对去处游山玩水或不受影响
珠海市多处林区道口封禁。本报记者苏振华摄本报讯(记者苏振华)11月20日起香洲区部分大型林地启动封山戒严管理措施,板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