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廖明山佘映薇)11月23日下午,一场应急避震演练培训活动在香洲区第十七小学举行,2017名师生在20分钟内迅速、有序完成避震演练和疏散撤离,在“实战”中学习防震减灾知识,提高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自救能力。据了解,自10月中旬以来,由市科技创新局主办的12场应急避震演练培训走进珠海多个社区、校园,为超1.2万名师生、社区群众普及避震知识。
“呜呜……”一串急促的防空警报打破校园的宁静,教室中的师生迅速进入警戒状态。记者看到,在班主任的指挥下,同学们迅速蹲下,蜷曲身体躲避到课桌底下,并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当第二次警铃响起发出“紧急疏散”信号时,同学们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按照学校预先规定的紧急疏散路线快速有序撤离,在空旷的操场集中、抱头蹲下,等待地震警报解除。
市科技创新局四级调研员杨小华表示,应急避震演练前,已安排专业教练为师生讲解应急避震基本常识、疏散逃生基本方法与注意事项。演练前各班班主任也重申应急避震演练的程序与注意事项,确保避震知识入脑入心。
“珠海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震带中段,其范围内已探明至少存在6条断裂带,因此掌握防震减灾科学信息对守护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尤为重要。”杨小华介绍说,每年市科技创新局通过举办应急避震演练培训、科普讲座、知识问答、网络竞赛等科普活动,印刷数十万份防震减灾宣传资料发放到中小学校和社区,将防震减灾知识送进校园、机关、社区和企业,不断增强公众忧患意识和全社会风险防控能力。目前,珠海全市已创建7个省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未来还将持续增加。
新闻推荐
14家社会组织投身“拱北公共服务2021计划” “爱·益拱北”公益创投计划项目启动
本报讯(记者何进)“暖心护航”岭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书海泛舟,悦读拱北”公共阅读公益项目、《大湾区的左邻右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