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峰
11月23日下午,一场应急避震演练培训在香洲区第十七小学举行,2017名师生在20分钟内迅速、有序完成避震演练和疏散撤离,在“实战”中学习防震减灾知识,提高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自救能力。据了解,自10月中旬以来,由市科技创新局主办的12场应急避震演练培训走进珠海多个社区、校园,为超1.2万名师生、社区群众普及避震知识。(11月24日本报06版)
市科技创新局主办多场应急避震演练培训走进社区、校园,提高居民群众和在校师生应急避险能力,实在很有必要。通过突发事件应急演练这个载体,有利于公共安全知识教育,提高防范地震、火灾事故等突发事件避险、逃生能力,提高群众自救互救能力。
要在灾害、突发事件来临时避免更多损失,就必须做到曲突徙薪。市科技创新局在多个社区、校园主办多场应急避震演练活动,就利于群众、学生学习在发生地震等突发险情时,进行避险、及时疏散和自救互救等公共安全知识,掌握正确应对的方法,从而有效地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所谓“有备无患”“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进一步看,一座城市在突发事件面前的应急能力,考验的不但是整座城市的防灾自救能力,还有城市管理者的应急智慧和平时的防范意识。
从这个意义上说,在突发险情面前,市民能否有效应对,一是取决于我们对于事故的应急措施,不仅有技术层面上的,也有心理上的准备;二是取决于政府部门对群众应急能力的培训,提高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基本逃生素质。这方面我们必须虚心学习,在救灾应急设施的硬件方面和群众灾难防护意识和技能的培训等软件方面加大投入,不断提高应急能力。
新闻推荐
□梅广11月20日起香洲区部分大型林地启动封山戒严管理措施,板樟山、凤凰山等禁止无关人员攀登。一早,记者来到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