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现场。 杨海瑄 李培抛 田庆野 洪仲思 潘菁
2020年已经接近尾声,这一年全国人民面对疫情大考,众志成城、齐心抗疫,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珠海以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坚固防线交出全市上下共克时艰的优异答卷。
关键时刻,广大医务工作者、疾控工作人员、科技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公安民警、应急救援人员、新闻工作者、企事业单位职工、工程建设者、下沉干部、志愿者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挺身而出,勇当“逆行者”,用专业与担当守护着这座城市以及所有人的生命安全。
统筹:本报记者刘联
采写:本报记者刘联苑世敏
摄影:本报记者程霖
艰难时刻总有人挺身而出
12月的珠海,空气中弥漫着寒冬的气息。这场在冬至召开的大会却让每一位珠海人倍感温暖,因为大会的主角是在2020年全心守护着这座城市的“逆行者”,在这里,劳碌一年的他们接受了荣誉与掌声。
12月21日,珠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珠海大会堂召开,305位珠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105位珠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代表、60位珠海市优秀共产党员、30位珠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珠海市抗疫斗争的不平凡历程,汲取奋进力量。
时光倒回到1月17日,珠海发现首例疑似病例。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迅速启动应急机制,迅速释放准确信号,迅速进入战时状态,迅速激活必要资源。
25天建成凤凰山新院区、以中大五院为主阵地展开病例救治,感染者一个不漏、病患者一个不弃,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实现本土确诊病例清零,在全省实现了四个“率先”,为全省乃至全国疫情防控作出了珠海贡献。面对大战大考,我们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广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各行各业坚守岗位、向险而行,以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坚固防线交出全市上下共克时艰的优异答卷。
关键时刻,我们同舟共济、千里驰援,以最快速度组织最优秀人员、最急需资源、最先进设备奔赴战场,支援湖北医护人员说:“我有抗击非典经验,让我在前线”、“2003年非典,我们"90后"被祖国守护,2020年新冠肺炎,换我们守护祖国。我坚信,乌云之后必见暖阳。”
边检工作人员说:“我们能做的,就是坚守岗位、做好防护,努力让入境的同胞感受到温暖。”
新闻工作者说:“在采访的过程中,我发现"生命至上"从来都不是一句口号,它是承诺、是勇气、是担当、也是希望……”
志愿者说:“涓涓细流可汇成海洋,当我们每个人的力量汇聚在一起,就能迸发巨大的力量,一起打赢这场战"疫"!”
还有爱心企业、公安民警、科研人员以及每一位自觉参与疫情防控的珠海市民……都为这场“大考”的成绩单添上了浓重一笔。
回望来时路,艰难时刻总有人挺身而出。正是他们这种舍身忘我的奉献精神,才让我们有战胜这场战“疫”的绝对信心!伟大抗疫精神必将激励我们砥砺前行、奋勇争先,在服务全国大局上更有担当、更有作为,努力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先进个人代表
珠海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杨海瑄
与战友并肩作战守护人民健康
“回顾疫情防控初始至今的339个日日夜夜,身为珠海市卫健系统的普通一员,我有过恐慌、有过困惑,但在党的坚强指挥带领下,在与同行的切磋学习中,在一次次诊疗方案的改进研习中,信心与日俱增。”杨海瑄说,卫生健康系统的战友们并肩作战,共抗新冠疫情、守护人民健康。
1月17日,珠海市人民医院确诊珠海首例也是广东省第二例新冠肺炎患者。那一日,市委、市政府、市卫健局及医院领导和专家挑灯夜战,研究部署新冠防控救治;各级医疗机构快速联动,患者转运、联合救治、流调消杀、物资准备等迅速开展;疾控中心联合医院火速排查密切接触者,立即启动医学观察;医院快速腾空独立楼层作为医护人员隔离观察区。正是由于珠海市的科学快速行动和各方联动,有效保障了珠海市医务人员在救治患者的同时做到零感染。
杨海瑄回顾了珠海市人民医院率先建成医疗集团核酸检测基地,达到单检日均1.1万人份,应急日均3万人份。在望海楼建立市医学观察集中隔离点,独创六个“心”人性化管理、智慧先行的理念、开立防疫爱心中医处方,打造了医学隔离观察管理的“珠海模式”。
珠海市先后派出三批医护骨干驰援荆楚大地。当珠海接到澳门同胞的救治需求时,医院毫不犹豫筑起珠澳救治生命线,使28名澳门肾衰患者在珠海得到长期有效救治。医院率先成立“港澳台及国外人士门诊”,派出专业人员参与支援香港核酸检测工作,众志成城,共抗疫情,有力保障三地人员的交流。
“我们将继续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做到恪尽职守,勇于担当,奋勇拼搏!为珠海、为整个粤港澳大湾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为取得抗疫斗争的伟大胜利作出更大贡献。”杨海瑄表示。
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代表
珠海市香洲区南屏镇党委书记李培抛
从严从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作为市抗疫先进集体和先进基层党组织代表发言,我倍感荣幸,也深受鼓舞。这份荣誉,不只是对南屏镇党委工作的肯定,也是香洲区乃至全市基层党组织的荣誉,更是我们坚持奋斗的动力!”李培抛动情地说。
疫情发生后,南屏镇党委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其中、落到实处,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把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头等大事,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敢担当”的精神,筑牢人民群众抗击疫情的坚实屏障。
率先启用视频指挥系统、率先出台实施“十个一律”等10多项措施、率先围村实施社区封闭网格化管理、率先开展辖区地毯式排查,落实“外堵输入、内防扩散”的盘内盘外隐患清零要求、率先启用红外报警系统,结合视频通话等方式,严防居家隔离人员外出、率先启用大型雾炮车,实施消杀全覆盖、率先开展立体化宣传、率先全面推广“粤康码”、率先进行集中隔离……在疫情初发阶段,南屏镇党委团结凝聚党员群众共克时艰,组建疫情防控专班,火线实行“十一个率先”,从严从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得到初步控制后,南屏镇党委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出台五项措施,全力助推企业单位复工复产。当前,南屏镇党委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持续抓好常态化防疫工作,严防疫情反弹,持续巩固防疫成果。
“回首过去一年,我们经历过恐惧和彷徨,也收获了胜利和喜悦。我们将以这次表彰大会为新起点,将荣誉转化为动力,将责任转化为担当,大力弘扬"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在上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坚决落实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继续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凝心聚力,不负重托,做到守土担责、守土尽责,让党和人民放心。”李培抛说。
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田庆野
一份责任,叫做“时不我待”
“国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我们多尽一份责任,珠海市就多一分安全。”珠海市公安局警令部指挥调度室主任田庆野说,这是人民公安干警庄严的使命感,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必须勇挑重担。
“经过连续13天的会战,累计拨打电话56376个,回访群众31110人,发现疑似病患86人。”疫情之初,有上万名疫区人员在珠海,为了防止疫情在珠海市蔓延,需要逐一打电话进行提醒和定位,落实健康管理。
那是一场生命至上、与时间赛跑的“阻击战”。任务艰巨而又急迫,田庆野永挑重担,协调组织全市以及公安局96名志愿者进行电话回访工作,在警力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他临危抽调6名民警和接警员专门负责此项工作,每日坚持回访14个小时,并将收集到的人员信息及时通报卫健部门跟进管理,防止外来输入疫情的进一步扩散。
疫情发生后,珠海市公安局防疫工作综合协调组设在警令部指挥调度室,承担着指挥中枢的功能,作用至关重要。为充分发挥中枢功能,确保全局各功能小组运转顺畅,田庆野迅速厘清各项工作任务,明晰各部门职责,为各功能组有序运作奠定了基础。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他主动承担了市局防疫工作例会等各类重要会议、综合材料、领导督导检查、每日工作统计汇总上报、重点工作盯办等工作,共组织召开全局防疫工作例会49次,编写市局《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每日动态》及《增刊》439篇,盯办重点工作45项,协助局领导督导检查29次,统计全局每日工作数据29项,为整个公安系统疫情防控工作高效有序推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洪仲思
白衣执甲,将病毒挡在身后
“有时治愈,经常关怀,总是安慰”,这是医务工作者的座右铭,也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感染病防治中心一科主任洪仲思在防疫期间的行动指南。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作为珠海的定点医院感染病防治中心一科主任的洪仲思担任起了新冠诊疗一区负责人。先后参与新冠肺炎的临床救治、专家讨论、康复期患者随访等工作。
1月30日,珠海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出院,作为该例痊愈出院病人的主治医师,洪仲思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病人快速痊愈出院,为珠海市抗疫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作出贡献。
当时首例患者出院时,洪仲思陪伴她走出病区,这位患者曾告诉记者,洪仲思主任给了她一句话,他说:“请你相信我们医生,相信我们医院。”主任这句话对她来说是一粒定心丸。
防疫期间,他像是一位穿着白衣的战士,和战友一起将病毒挡在身后,为患者带来希望和温暖。
孙先生是一位重型新冠患者,当时他因将病毒传染给家人而内疚并失去治疗信心的时候,洪仲思和专家组一起,果断采取综合治疗方法,配合高流量吸氧等技术,病人病情得到控制。因为患者的妻子、父母亲、儿子均感染住院,洪仲思多次进入隔离病房,鼓励患者,陪伴患者度过了最煎熬的时光。最终,患者建立了信心,配合有效的综合治疗,病情痊愈,一家人同时出院,返家团圆。
洪仲思从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人到最后一例外籍患者出院,珠海新冠肺炎病人清零,全程坚守岗位。
除了承担临床救治,他还积极参加新冠肺炎科学攻关,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并以通讯作者身份发表于中医类JCRQ1期刊。作为主要作者在《新英格兰》,《柳叶刀-胃肠病和肝病学》等国际刊物发表文章,为科学防疫作出贡献。
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潘菁
人在基层,要把温暖传递给群众
“我们富华社区共有8580户居民,其中高龄老人62人,残疾人69人,在当时的疫情期间,有5例确诊患者。”潘菁是梅华街道富华社区的社工,作为基层的一员,她知道这是一场没有旁观者的战争,一定要守好自己的社区。
1月27日,富华社区出现第一例确诊病例,基层的首要任务是要有人去和确诊患者对接,了解清楚其家庭成员的行程轨迹。潘菁说,当时她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我老家是湖北的,和他们沟通起来方便。”之后,富华社区的确诊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的沟通、服务工作都由她来负责,了解患者的治疗情况、密切接触者的健康状况、买菜及扔垃圾等等,都成为她的重点工作。
防疫期间,由潘菁负责的湖北返珠人员16户,共50人,占富华社区湖北疫情严重区域返珠总人数的46%。为了给居家隔离人员提供周到的服务,她身兼“健康监督”“生活服务”“心理咨询”,从检测体温、健康情况登记到疏导隔离期的紧张情绪,从每日饮食建议到帮忙扔垃圾,她和他们像邻居、像老友般地交谈,化解隔离门内外的紧张情绪。
2月8日是元宵节,社区的陈先生一家核酸检测呈阳性。他打电话给潘菁。“小潘,我一家都进来了,怎么办啊?”潘菁开导说:“陈先生,你是家里的顶梁柱,你要先稳住,大家都在帮你,加油……”从第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到最后一例治愈接触隔离的102天里,她用有温度的服务,为每一位服务对象提供支持帮助,助力他们度过了艰难的时刻,并结下深厚的情谊。
在表彰大会现场,戴上大红花的她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基层工作者最重要的是把党的温暖和大爱传递给群众,这份光荣是属于我们整个社区的。
新闻推荐
平安带给居民“稳稳的幸福” 香洲区多举措推进平安建设,连续六年考评位居全市之首
香洲区组织相关职能部门研究平安指数系统数据。南屏镇广生社区建设智感安防村居,人过留影、车过留牌。香洲区平安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