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焕松
记者22日采访获悉,近日,政府投入约1200万元,启动对梅华街道创业社区银厦广场老旧小区整治提升改造,预计工期300天。创业社区负责人表示,改造工程利民惠民,将会让850户业主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强、安全感更有保障。(《珠江晚报》12月23日02版)
老旧小区改造是民生工程。银厦广场老旧小区整治提升改造工程,包括消防工程、通信工程、景观工程、绿化改造、照明工程、道路工程、新建生活配套设施等,既能提升小区“颜值”,又会增加社区“内涵”,让居民生活更加舒心和美好。
珠海是座年轻的城市,但老旧小区也不少。据媒体报道,全市1995年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有512个,单是主城区香洲区就有351个。由于建设年代早、规划不科学、物业管理不到位等原因,这些小区不光在“面子”上存在路面不平、管线杂乱、外墙破旧等问题,在“里子”上也面临基础设施老化、消防设备缺失、公共服务不足等短板。
老旧小区改造,事关宜居环境,也事关居民利益。相对而言,“面子”问题还容易解决,“里子”问题却很棘手。尤其是在改造过程中,还会遇到不同业主利益博弈的难题,如果处理不好,就有可能让改造项目搁置,损害多数业主的利益。就像眼下一些老旧小区想加装电梯,却遭到底层业主的坚决反对,使原本关系融洽的邻居之间多了一层心结。类似这样的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好事也有可能变成了坏事。
老旧小区改造,既要“面子”好看,也要“里子”实在。在实施“面子”工程的同时,有关部门应切实做好老旧小区改造长期规划,针对老旧小区普遍存在的管网老化、消防安全等问题,加大财政投入,实施项目改造工程,努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小区治理问题。特别是要补足社区养老、幼儿教育、卫生医疗等公共服务的短板,破解当前比较突出的小区停车位不足等问题,不断提升宜居水平。
老旧小区改造,既要“个体满意”,也要“皆大欢喜”。在改造前,有关部门要注重发挥社区多元主体治理作用,认真听取社区居民意见,积极吸纳合理化建议。社区要统筹好辖区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社会资源和力量参与改造事务,做到“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此外,推进社区居民自治,让小区居民自己的事情自己管。比如,加强小区业委会建设,发挥业委会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通过社区议事协商等形式,平衡不同业主的利益,预防和化解邻里纠纷矛盾,确保小区改造顺利进行。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把民生工程打造成民心工程。面对广大群众的呼声和不同需求,要以人为本、共商共建,努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区治理共同体,切实解决老旧小区改造难题,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新闻推荐
2020香洲旅游文化创意设计大赛评审会举行 获奖作品元旦揭晓
本报讯记者马涛报道:12月16日,由香洲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的以“绘聚百样巧思,遇见别样香洲”为主题的2020香洲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