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海豚在珠海机场附近海域追逐嬉戏。本报记者张洲通讯员苏锦灵 摄
本报讯(记者廖明山甘丰恺)近日,记者接群众信息反馈,称在珠海机场附近海域见到了10余只中华白海豚群组成的海豚群。数量之多,在近年来实属少见。
海豚群的目击者、金湾区摄影爱好者苏先生向记者描述了当时的场景——1月10日上午9时左右,他正准备出海,忽然看到一道道白色的身影,隐约出现在近海的碧波之中,原来是中华白海豚!随后,这些可爱的白海豚们,或跃出水面,或追逐嬉戏,在海中翻腾跳跃了近一个多小时,才消失在茫茫大海中。
据相关专家介绍,此次出现的中华白海豚,是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海域的一种浅粉色海豚,成年个体大约3.5米;因其种群数量稀少,保护难度较大,被列为我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因此也素有“水上大熊猫”的称号。珠江口水域是中华白海豚分布最密集和拥有资源数量最多的区域,因此白海豚们会时常出现在珠海的淇澳岛、金湾周边海域。值得一提的是,中华白海豚通常不集成大群,而是常以3至5只的规模出没,或者单独活动;因此,此次同时出现10余只白海豚的现象实属罕见。
记者从苏先生提供的图片中看到,此次在金湾海域出现的白海豚,身体颜色包括了深色带斑点、纯粉白色等多种形态。为此,专家介绍称,白海豚身上的颜色并不是色素造成的,而是表皮下的血管所致。其中,幼年的海豚体色较深,成年之后是粉色并附有黑色斑点;到了暮年时期,身体就成了漂亮的粉白色,几乎没有斑点。因此,此次多种体色、多种形态的白海豚集中出现,很有可能是白海豚爷爷奶奶带着一家老小,来到金湾海域进行“家族聚会”。
事实上,中华白海豚只是众多前来金湾区“串门”的珍稀野生动物一员。近年来,金湾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除了“水上大熊猫”,被称为“鸟中大熊猫”的黑脸琵鹭,去年也曾在金湾出现。此外,录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Ⅱ级保护动物的黄嘴白鹭、小杓鹬、褐翅鸦鹃都在金湾有过目击记录。
新闻推荐
金湾区实现工业污水集中处理“零突破” 生物医药园工业水质净化厂一期正式纳污
金湾生物医药园工业水质净化厂一期(国际健康港项目)。本报记者郑振华摄本报讯记者郑振华报道:记者1月5日从市生态环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