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记者吴国颂
近日,《中共珠海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稿”)正式对外公布。建议稿提出,到2025年,珠海要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现代化国际化新特区;到2035年,珠海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五个方面力争成为全球样板。
“十四五”时期珠海机遇与挑战并存
建议稿提出,“十四五”时期珠海发展面临新机遇、新挑战。当前,珠海迎来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稳步推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加快建设、“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实践不断丰富、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速构建等重大战略机遇,区位优势、空间优势和生态优势更加凸显,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和桥头堡地位不断提升,发展潜力不断释放。但同时,城市能级量级偏小,经济结构不优,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存在明显薄弱环节,核心枢纽功能不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生态、民生、社会、安全等领域还存在短板弱项。
进入新发展阶段,珠海处于转型发展的窗口期、跨越发展的关键期和破局突围的攻坚期,必须以珠澳合作牵引珠海经济特区“二次创业”加快发展为主轴,通过五年苦干实干,实现从“小而美”向“大而强”“大而优”转型跨越,为珠海迈向特大城市奠定基础。
珠海2025年的目标是经济发展更加高质量,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改革开放更加全面深入,成为现代化国际化新特区;珠澳融合更加紧密,成为粤澳协同发展新典范;城市功能更加强大,成为现代化国际化、未来型生态型智慧型城市;社会更加文明进步,成为区域文化高地;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成为民生幸福标杆城市;治理效能更加显著,成为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地区。
展望2035年,珠海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大幅跃升,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国典范,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五个方面力争成为全球样板。
12项重点工作指明方向
建议稿提出了珠海“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12项重点工作,为珠海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制定了行动指南。12项重点工作包括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发展现代产业,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度融入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节点等。
其中,建议稿提出珠海要全面参与“双区”建设、“双城”联动,建设枢纽型核心城市。珠海要大力实施“湾区通”工程,探索更多“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规三地”改革创新举措。加快“单一窗口”和智慧通关口岸建设,积极争取优化粤港澳三地跨界通行政策、推进三地数据共享。建设珠江口西岸轨道交通中心,推动珠海鹤洲站、广州至珠海(澳门)高铁、珠海至肇庆高铁、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际铁路等项目落地建设,加快建设珠机城际二期,待条件成熟时,严格按照程序申报建设珠海地铁。提升机场港口国际化枢纽功能,扩大与港澳合作参与国际国内物流通道等建设,启动珠海机场第二跑道建设,推动珠海机场开通国际航线。
建议稿还提出,珠海要超前布局拉开框架、夯实特大城市基础,建设现代化国际化、未来型生态型智慧型城市。加快构建“一核双中心多组团”的城市空间格局。以横琴、保税、洪湾一体化区域为核心建设城市新中心,推动香洲主城区建设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部生态新区建设交通产业中心,围绕中心城区核心功能不断优化人口布局、交通联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带动唐家湾科创城、金湾航空新城、高栏海港城、斗门富山智造城、万山海岛中心镇等城市组团加快发展,构建集约高效、宜居适度、山清水秀的空间格局。积极推进南联、西拓、东接、北进、中优,向南联动澳门,打造引领带动全域发展的超级都市区。
新闻推荐
珠海市德利建材有限公司:你单位职工曾军,性别:男,身份证号码:51122519711015001X,于2019年9月11日受伤。根据医疗期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