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廖明山陈雁南)昨日,本报报道了珠海市两家企业多款校服质量抽检不合格一事(相关报道见本报昨日4版《珠海市多款校服抽查不合格》)后,市市场监管局回应称,本次校服抽检结果涉及的标志、纤维含量等不合格项目不属于严重质量问题,也不属于需要召回的范围。目前,这两家企业均已整改完毕,库存产品不合格项目已整改到位。
据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珠海市君雅时装有限公司、珠海市春蕾校服有限公司共6款产品检出的标志、纤维含量等不合格项目均为一般不合格项目,不属于严重质量问题。去年11月,该局收到省局抽检结果后,已向上述两家企业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监督他们立即停止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目前,这两家企业均已整改完毕,库存产品不合格项目已整改到位。
那么,已出售的不合格校服是否应该召回?对此,该负责人表示,消费品如因设计、制造、警示等原因,致使同一批次、型号或者类别的消费品中普遍存在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危险时,生产者应当实施召回。本次抽检不合格的校服不属于需要召回的范围。
市市场监管局调查发现,使用说明(标识)不合格主要是因为企业对于产品标识(吊牌、耐久性标签)的标注不够重视,未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准确规范地标注。纤维含量不合格主要是因为企业在进货时未认真把关或进行检验,导致标注的纤维含量与布料实际情况不符。
据悉,2016年以来,市市场监管局抽检校服41批次,有4批次实物质量不合格。针对校服产品经常出现标识(使用说明)项目不合格的情况,该局组织技术机构开展一对一帮扶,帮助企业掌握正确的标注标识方法,制定并严格执行质量管理制度,完善原材料入厂检验、过程管理、出厂检验、质量追溯等质量制度。
该负责人表示,该局将持续把中小学生校服纳入重点产品监管名录,每年定期组织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联合教育部门进一步加强对校服生产企业的监督管理。
新闻推荐
珠海市发布2021年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通知 非必要不离珠 疾控专家解读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新一期《民生新观察》邀请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黄利群走进演播室,为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出建议。为保障珠海市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