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珠海 今日香洲 今日斗门 今日金湾
新岭南 > 广东 > 珠海 > 今日珠海 > 正文

没有爆竹声 年味依旧在

来源:珠海特区报 2021-01-19 05:15   http://www.kcqsx.com/


□徐剑锋

记者日前从高新区获悉,为进一步强化岁末年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2021年春节期间,该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珠江晚报》1月17日04版)

燃放烟花爆竹是流传千年的传统习俗,也是辞旧迎新的“重头戏”。但随之而来的是空气和噪音污染、火灾和人身伤害事故,可谓负面“一箩筐”,每每为人诟病。随着时代进步、城市发展,年俗文化也得有所改变,这是大势所趋。

可以说,禁放烟花爆竹,在珠海已经具备越来越广泛的民意基础,要让思想上的知道变成行动上的自觉,还得进一步加大舆论攻势,形成“违规禁放,人人敢打”的浓厚氛围。挨家挨户发放“禁放令”,“大手拉小手”践行倡议,开展劝阻引导、巡逻值守……这些行之有效的做法要总结提升,进一步走深走实群众路线,全面凝聚起支持“禁放令”的强大正能量,真正防患于未“燃”。同时,对置禁令于不顾者,要零容忍、下狠手,并与个人征信等挂钩,让其付出“付不起的代价”,确保烟花爆竹燃放“禁得住,不反弹”。

千年习俗一朝改,堵住源头是关键。因此,对烟花爆竹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要全链式监管、拉网式排查,在常态管理上形成合力、在严打严惩上重拳给力,切实做到源头管控不漏空白、不留死角。实践证明,只要反复抓、抓反复,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就能彻底打赢“关键一役”,让烟花爆竹彻底跟文明美丽城市说“拜拜”。

其实,没有爆竹声,年味依旧在。“互联网+”时代,传承节俗文化的方式多种多样,譬如,选择网络音乐、电子爆竹来营造欢乐节日气氛,组织贴春联、挂灯笼、踩高跷等活动来分享独有的过年味道。归根结底,弥补禁放烟花爆竹的遗憾要靠民俗文化创新,在疫情防控做到位的前提下,通过线上线下互动、网内网外融合,守住文化根脉,挖掘文化内涵,以更好地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和审美情趣,这亦是一道文化“治理考题”。

一言以蔽之,过节的方式有无数种,样样都首先想到燃放烟花爆竹,就有点落伍了。将“禁放令”进行到底,不仅要靠有效的正面引导,而且还需严厉的监管执法,最根本的落脚点在于实现传统文化与城市文明和谐共生。

新闻推荐

扫一扫

观海APP珠海特区报微信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 没有爆竹声 年味依旧在)


 
频道推荐
  • 两年内实现 三级全覆盖 珠海斗门区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品牌
  • 城事调查 道路千万条 夜深难返校 珠海两大剧院纷纷推出优惠政策,吸引大学生观看演出,但不少大学生表示捧场“有难度”
  • 《珠海经济特区防台风条例》正在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台风期间不得强制非抢险人员到岗
  • 27人被判处有期徒刑 珠海公开宣判首宗因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恶势力犯罪团伙案件
  • 从破到立:风貌管控重塑斗门美丽乡村 村居规划编制覆盖全区88个村居,年底前完成13条样板村基础设施建设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