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雅玲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珠海市十分重视民政服务机构的防控工作,采取严格措施加强养老、儿童福利等机构防控,确保特殊困难群体生命安全。1月21日,记者走访珠海市社会福利中心及梅华街道长者服务中心等机构,深入了解珠海市“一老一小”服务机构的防疫工作落实情况。
社会福利中心:
封闭管理,分区管控
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珠海市社会福利中心,通过扫码、测体温、信息登记,戴上一次性防护口罩、鞋套、帽子,并消毒洗手后,从临时工作人员通道进入院内。只见工作人员正按比例配兑消毒水,对地面、墙角、桌椅、床铺以及门把手、电梯按钮等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消毒。“为确保孩子们活动场所的卫生安全,我们每天早晚对地面及物表进行擦拭消毒,中午再进行紫外线消毒。”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
“疫情暴发以来,除了严格的消杀制度,全院实行封闭式管理,暂停集体外出活动、爱心探访活动等一切外界接触,所有工作人员每隔14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院内儿童也进行了全覆盖式的核酸检测。”据珠海市社会福利中心副主任潘科聪介绍,目前,全体工作人员已接种新冠肺炎疫苗,确保孩子们的安全。同时,福利中心内部按“三区两通道”进行管控,分为生活区、半污染区、污染区,设置医护人员专用通道、工作人员和儿童专用通道,非一线护理人员不接触儿童;儿童活动则分时段、错峰进行,避免人员聚集和交叉感染。
长者服务中心:
减少聚集,防止交叉感染
中午11时许,梅华街道长者服务中心长者饭堂开始接待陆续前来就餐的长者。疫情期间,长者饭堂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在入口处对每位长者做好体温检测、信息登记、消毒消杀等各项防疫工作。老人扫码入场后,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取餐,工作人员会鼓励长者打包回家吃,选择堂食的长者,则由原来的4人一桌改成2人一桌,斜对角入座,避免交叉感染。
据介绍,为了保障长者的安全,服务中心所有工作人员、志愿者每隔14天做一次核酸检测,目前全部工作人员已接种第一针新冠肺炎疫苗。活动场所定期通风、消杀,洁具进行分类管理,防止交叉感染;日常活动由线下转为线上为主,工作人员拍摄了充足的线上活动素材,供老人在家学习、娱乐。此外,在服务中心相对独立、通风良好的地方设置了一间临时隔离室,定期进行防疫演练,让工作人员在面临突发情况时,能及时、有序、稳定处理。
据悉,珠海市已在全省率先完成“一老一小”服务机构所有工作人员、服务对象核酸检测工作。截至目前,全市21家养老机构、2家儿童福利机构中1461名老人、594名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及171名儿童、180名儿童福利机构工作人员无一例感染。
新闻推荐
珠海社保携手中国工商银行和澳门工会联合总会 澳门居民办理珠海社保再添新渠道
本报讯记者耿晓筠王芳报道:澳门居民办理珠海社保再添新渠道。1月21日起,澳门工会联合总会及其下属分支机构23个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