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剑锋
送春联活动是香洲区总工会情系职工春节系列活动之一,为服务更多职工,1月19日-20日,香洲区总工会在乐士文化区香洲区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启动“翰墨飘香抗疫情·百花迎春送春联”活动,两天共送出800副春联,1000多个“福”字。(本报1月22日08版)
贴春联是流传千古的过年习俗,寄托着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盼。每逢新春佳节,写春联、送春联、品春联活动总会在珠海受到市民追捧,今年亦不例外;而且,参与者已由书法家、书画志愿者扩大到老干部、学生爱好者,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脱颖而出,为丰富文化生活、繁荣文化市场提供了新动能。
手写春联就是别样的“年味”,理当利用好这个载体和平台。一方面,现场书写春联,既可“私人定制”内容,也能展示书法魅力,无疑是对书法艺术、对联文化的最好传承和保护;另一方面,春联中蕴含着诸多传统文化元素,如字词的对仗、音韵的平仄等。在手写的过程中,既可以让大众普及对联常识,也能在加强书法交流中增进文化自信。尤其是看到书法家挥毫泼墨,苍劲有力的大字更能让人深感精神动力。
手写春联广受追捧,既是传统年俗的回归,也提升了春节的文化颜值。在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基础上,要继续有针对性地组织书画家深入社区、企事业单位,为市民多拟写一些既富传统韵味、又有时代气息的春联作品,多制作一些“私人订制”的“书法春联”。同时,要顺应“互联网+春联”的新趋势,通过开展线上春联知识问答、手写春联展示、品春联、议春联等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发挥滋养人心、凝聚力量的作用,把送春联活动的文化品牌擦得更亮。
与手写春联一样,舞龙、舞狮、玩花灯等年俗文化,在珠海也颇受欢迎,要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弘扬,就应始终遵循“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社会主力”的思路,深入挖掘“有形”“无形”文化内涵,在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载体和方式,广泛深入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贴近群众的年俗活动,把春节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现实价值彰显出来。
新闻推荐
万山区进一步强化香洲港码头疫情防控工作 巩固零疑似零确诊“双零”成效
本报讯记者郑振华报道: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切实做好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