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藤湖。南方日报记者钱文攀摄
“过去一年,既惊心动魄又波澜壮阔,既艰苦卓绝又成绩斐然。”1月28日,中共珠海市斗门区第四届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召开,区委书记周海金在向大会作报告时如此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
数据显示,2020年,斗门全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参与“双区”建设,主要经济指标翻红转正,预计全年固定资产投资357.33亿元,增长32.5%,增速位居全市行政区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35.21亿元,增长25.8%,收入和增速均位居全市行政区第一,经济外贸依存度下降至两成以内。
这一年,必定将铭刻在斗门城市的发展史上。
“斗门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辐射范围的枢纽位置,是最有机会、最有条件接受"双区"辐射带动的城市之一。”报告提出,今年斗门将加快“北联广州东融深圳”步伐,将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定为6%以上,将聚焦“十项重点工作”奋力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南方日报记者林郁鸿
加快北联广州东融深圳步伐
此次大会报告以问题思维为导向,梳理了斗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若干问题。
“经济能级量级不大,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尚处于培育阶段,镇域经济和民营经济活力有待进一步激发;城市功能体系有待完善,交通路网建设尚需突破,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仍需提升;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供给不足,人才保障有待加强。”周海金提出,当前,斗门改革开放力度需持续加大,企业服务水平还需提高,营商环境仍待持续优化,党建工作还需要加强,干部队伍精气神需进一步提振。
坚持问题导向,更要明确解题思路。
报告认为,斗门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辐射范围的枢纽位置,是最有机会、最有条件接受“双区”辐射带动的城市之一。
“斗门毗邻港澳、沿江临海,有利于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作为珠海乡村振兴主战场,土地空间和生态资源优势明显。”周海金提出,斗门要坚决扛起为珠海建设高质量发展新特区贡献力量的使命,在新征程中塑造新优势,提升斗门在全国全省全市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地位。
迈向“十四五”新征程,报告明确,今年斗门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为6%以上,并提出将聚焦“十项重点工作”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奋力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值得关注的是,斗门首次提出“联穗融深”战略,将主动承接“双区”建设的溢出效应,加快“北联广州东融深圳”步伐。
报告提出,斗门将主动参与“双区”建设,全面落实落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三年行动计划系列文件,全面融入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加强与广深创新平台对接,推动跨区域科技合作与发展。
与此同时,主动承接“双区”建设的溢出效应,全力支持创新平台和创新中心建设,强化产业链招商,加快“北联广州东融深圳”步伐,为斗门新一轮大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报告同时强调,要把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以“卡脖子”清单确定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发挥冠宇电池、鹏辉能源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在产业链中部署创新链、在创新链中布局产业链,促进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发展。
将打造白藤湖新中心
回望过去,横空出世的珠海经济特区,以“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为激情澎湃的特区故事写下了辉煌的篇章。展望前程,作为特区的一分子,斗门将如何担当开路先锋?
报告提出,斗门将服务珠海建设澳珠极点这个大局,强化供给侧和需求侧协同发力,持续推进“十大改革”,着力破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其中包括深化教育、医疗绩效评价改革,国资国企资产重组改革,文旅体融合改革,综合执法、城乡社区治理改革,农村综合改革,工程领域和智能化审批改革等。
在此基础上,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发挥斗门地域广袤、可利用空间大等比较优势,释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红利,借鉴横琴自贸片区建设经验,做大做强跨境电子商务,建设以敦豪—威恒供应链南区综合营运中心、广丰物流为龙头的区域物流中心,打造开放型新经济。
报告强调,要坚持实体经济主体地位不动摇,把做大做强实体经济作为推动斗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期举措,打造“四大现代化园区”,以富山工业园回归为起点,推动新青科技工业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智能制造产业园扩容提质,掀起新一轮4.0版园区大建设、大开发热潮。
同时,聚力提升“五大支柱性产业”的竞争力,推动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物流、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同时着手布局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精密仪器设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聚焦镇域经济,报告提出,要布局“六大镇域经济板块”,充分发挥六个镇街各自优势,加快井岸、白蕉、乾务等村级工业园整合提级改造,推动园镇融合发展。要加速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用新动能实现新一轮大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报告重点提出,将要打造“一个新中心”,启动白藤湖东侧金融岛开发建设,大力发展金融、研发、设计、会计、法律、会展、创意等现代服务业。构建“两大产业带”,加快发展高精尖产业和高端服务业,逐步形成珠峰大道科技创新产业带和黄杨河现代服务业产业带。
黄杨河或再建一座新大桥
“我们要坚持顶层设计,对标国际国内最高水平,将斗门建设成为山水相依、林城相融的湾区魅力之城。”周海金说,今年斗门将加快构建大城市框架,按照“两化三型”要求,迅速扩大城市框架,推动向大城市稳步迈进。
其中,在“一河两岸四组团”建设的基础上,斗门将坚持“生态新城+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布局,推动主城区东进西拓,尽快启动白藤湖改造提升,既要保留斗门元素也要体现国际水平,着力打造成为斗门“西湖”。
而在交通规划领域,报告则提出将实施交通先行战略,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交通圈”,彻底打破制约发展的交通瓶颈。
此外,斗门还将积极配合市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做好鹤洲北高铁枢纽站、珠海隧道、机场北快线等项目服务。要加快香海大桥西延线、双湖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白蕉大道、黄杨大道改造提升全面完工,加快畅通东堤路,尽快启动西堤路改造,形成斗门首条沿江环线。
值得关注的是,报告首次把黄杨河新建大桥事宜提上议事日程,尽快形成可行性方案。同时,启动黄杨河湿地公园二期、一河两岸滨水景观亮化工程建设,启动黄杨山整体改造,推进尖峰山中央公园、圣狮公园等建设,再建10个社区公园。
在市民关注的民生项目领域,报告提出,将保持财政收入70%以上用于民生事业不变,办好民生微实事和十件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在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
今年,斗门将加快在建公办园建设,完成西湖学校、博雅中学等8所学校新建及改扩建,深化与省中医院合作,推进区侨立中医院建设,加快区妇幼保健院新院建设,启动骨伤科医院等一批专科医院建设。
作为珠海乡村振兴的主战场,斗门提出,将准确把握乡村振兴在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激活农村消费潜力等方面的巨大推动作用,高质量实现乡村振兴“5年见到显著成效、10年实现根本改变”。
按照规划,今年,斗门要在全力推进12个区级样板村的基础上,再建12个区级示范村,全力以赴打造乡村振兴全国示范区。要加快宋城演艺度假区、岭南大地田园综合体、御温泉度假区二期等项目建设,加快白蕉海鲈现代产业园、斗门休闲农业产业园、河口渔业示范区建设,大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
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和融媒体中心省级试点建设,斗门提出,将推动文化供给与群众需要精准对接,加快文化强区建设步伐,推进区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疍民(斗门)文化生态保护区;深入挖掘利用斗门丰厚的岭南文化、红色文化、改革文化、疍家文化等历史资源,加快斗门旧街等一批特色景点提升。
■观察眼
“双区”驱动下的斗门方位
“斗门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辐射范围的枢纽位置,是最有机会、最有条件接受"双区"辐射带动的城市之一。”
中共珠海市斗门区第四届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报告提出,斗门将主动承接“双区”建设的溢出效应,加快“北联广州东融深圳步伐,为斗门新一轮大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不久前发布的广东“十四五”规划纲要,将“双区引领”作为广东未来发展的总体要求,提出要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重大机遇,引领带动全省形成推动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斗门首次提出把“联穗融深”作为融入“双区”建设的具体路线图。
营商环境对标国际化
对斗门而言,“联穗融深”不只是一个城市理想、一句发展口号,更是现实发展的需要。
去年10月,在珠海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东升源(广东)智能电气有限公司从深圳跨江而来,铲起“第一锹土”,宣布其设在珠海的总部基底项目正式动工。
东升源是珠海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的第一批入园项目,从今年3月成功摘地到开工建设,仅用了6个月时间。在规划中,这一智能制造项目占地30亩,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计划投资2.5亿元建立东升源智能电网设备总部基地,投产后年产值达10亿元。
在此次会议上,斗门区委副书记、区长马洪胜在作经济工作报告时就透露,过去一年,斗门区固定资产投资357.33亿元,增长32.5%,增速位居全市行政区第一。
今年,斗门“联穗融深”的步伐有望再进一步。“我们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搭建营商环境分析评价系统,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马洪胜表示,年内斗门将完成“智能政府”一期建设,打造自运行的“智能政府”,力争全部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窗”分类受理。
与此同时,斗门将主动承接深圳创新溢出和产业溢出,加大深圳代表处招商力度,加强与周边投资贸易机构合作,积极开展招商环境推介和跟踪服务,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外资企业。
聚焦轨道交通硬联通
融入“双区”建设,一批旨在提升“斗门制造”竞争力的现代产业发展已经在路上。
“我们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主动承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外溢,推动互联网与传统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吸引高校及科研院所在斗门设立院士工作站及创新平台,鼓励民营资本投资建设和运营各类孵化载体。”马洪胜表示。
按照规划,今年斗门将推进超毅实业等一批新一代电子信息项目发展,推动精实测控等一批智能制造产业项目建设,推动冠宇软包聚合物锂电池扩产等一批新能源新材料项目动工建设,支持广丰物流等一批现代物流项目发展,推动莲洲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进一步做大五大产业集群,力争全年实现工业投资73.5亿元,同比增长10.6%。
而在“联穗融深”硬联通上,斗门将打造立体交通网络,推进香海大桥及西延线、珠海大道扩建、珠海隧道等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力促高铁、地铁、城轨在鹤洲北汇聚。
按照计划,今年斗门将重点推进生态新城建设,包括“四大组团”36个项目建设,全面提升城市能级量级,加快富元广场、复星文化商业蜂巢等一批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推进云涛酒店、星河酒店等一批星级酒店建设,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效能。
新闻推荐
斗门区井岸镇3处农村水改工程顺利通水 756户居民喝上“放心水”
本报讯(记者郑振华)近日,斗门区井岸镇政府农业农村工作办给珠海水控集团下属的供水公司送来一封感谢信,感谢该公司在井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