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左三)与首批工作室成员合影留念。
本报讯本报驻怒江记者韩科记者廖明山佘映薇报道:1月30日,珠海怒江教育帮扶项目“王丹工作室”在怒江州民族中学揭牌。据了解,这是怒江首个由珠海优秀支教教师担任主持人的名师工作室,将发挥珠海优秀支教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当地骨干教师培养,持续助力怒江教育高质量发展。
王丹是珠海市第二中学的一名数学高级教师,也是珠海市援助怒江州支教团队中唯一一位坚守了四个学年的优秀教师。四年间,她教导学生扎实学习规划人生航向,带领当地教师备课教研促进专业成长,不畏艰险积极参与劝学复学和送教巡讲工作。2019-2020学年,王丹担任怒江州民族中学支教小组组长,加强与当地教师合作,凝聚支教团队力量,帮助怒江州民族中学首届“珠海班”取得平均分600分、全班50人100%考入重点本科的历史最好成绩。王丹先后被州人民政府、州教育体育局评为“社会扶贫模范”“优秀支教教师”,被怒江州委宣传部推选为扶贫攻坚先进事迹宣讲团成员,并作为扶贫先进典型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南方日报》等媒体报道。
据了解,截至目前,珠海累计在怒江州援建教师工作室39间,其中州级25间、县市级14间,均以当地老师作为工作室主持人。此次成立的“王丹工作室”,是怒江州首个以珠海优秀支教教师为主持人的名师工作室。该工作室将以线上线下教学、协同教研、课题研究为主要方式,联系珠海相关工作室一起开展交流活动,致力于培养一批高中数学优秀骨干教师,重点研究培养怒江高中生在数学学科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并将各类教学教研成果以课堂实录、案例、论文、试题等形式分享交流。
目前,王丹名师工作室首批成员共有5人,分别来自怒江州民族中学、泸水市新时代中学2所学校。珠海市教育研究院院长、正高级教师、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袁长林将作为顾问,指导王丹名师工作室协同开展活动,加强与珠海支教教师工作室的结对交流工作。
“工作室将发挥桥梁纽带和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引进珠海市第二中学、珠海教科院的优质资源,作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孵化器,为怒江州教育高水平普及、高质量发展贡献珠海力量。”珠海市对口怒江州扶贫协作工作组副组长赵亮说。
“开设名师工作室是提高教学水平的最好路径。”怒江州教育研究院院长李佳玲说,“我们对此充满期待”。
新闻推荐
积极建言献策 认真履职尽责 “高产”委员张金宝:设立工作室收集社情民意
本报讯记者郑振华报道:2月1日上午,政协第九届珠海市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市政协委员张金宝携多份提案建议参会。谈及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