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广
今年,市政协委员童超把关注重点放到珠海市中小学生的校服上,“珠海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是"青春之城、活力之都",但我们珠海中小学生穿的校服却"老气横秋",没有展现出"活力珠海"的特色,建议改变孩子们的校服样式。”(《珠江晚报》2月2日03版)
教育问题无小事。校服是一个学校的特色文化,其背后,更是反映出学校的教育理念、教育管理等深层次问题。一款好的校服,应该实现使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有机结合,充分彰显青春向上、朝气蓬勃的校园面貌,这样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树立良好的精神面貌。
有调研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校服的公众满意度低于30%,其中,高中生对校服的满意度仅为27.91%。这也说明,一些地方过于看重规范统一,而忽略了校服应有的舒适度和美感,导致存在“学生不爱穿、家长不满意”的普遍问题。在今年的珠海市“两会”上,校服再次进入代表委员参政议政的工作视野,多位市政协委员呼吁改变中小学生的校服样式,让学生们的校服充满活力与朝气。
校服是城市流动的风景,让校服在实用的基础上时尚美观起来,具有与时俱进的高品质和“高颜值”,可以充分发挥校服的育人和审美功能,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浸润学生的审美情趣,熏陶学生的礼仪素养、价值观念,真正实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不可否认,在利益主体多元化、价值观念多样化的当下,校服也确实面临着“众口难调”的尴尬。要破解校服不够美观、学生不爱穿校服的问题,就要坚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在校服的面料选择、样式设计、颜色搭配等方面,学校和各级主管部门要力避越俎代庖,要将话语权交给更关心校服式样和舒适度的学生,以及更关注校服价格与质量的家长,让他们拥有选择优质校服的最终决定权,使校服彻底告别“胖大丑”和“老气横秋”,更加符合学生的成长需要,更加契合家长的心理期待,更加贴近公众的审美视角,让校服真正成为扮靓校园的一道美丽风景。
新闻推荐
珠海横琴新区党委牛敬:“横琴是澳门人居住的新家园、事业的新空间”
珠海横琴新区党委书记牛敬羊城晚报讯记者钱瑜摄影报道:“横琴的开发与澳门居民息息相关。”2月2日,珠海“两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