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塘效果图
樱木花溪效果图
屋边村施工现场
文/图梅尔
“只有保护好屋边村原生态和原风貌,才能做到村民们‘看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位于珠海市金湾区三灶镇的屋边村,在乡村振兴的交响曲下,正从原本远离城镇的朴素小村落,向“世外桃源”快速蜕变。2020年,屋边村被列为金湾区乡村振兴第二批示范村。其乡村振兴项目预计今年春节前大体完工,有望今年夏季正式开放。
因外形取名“屋边村”
茅田山下,绿树红花环绕中一座村庄错落有致地依山而建。屋边村,为三灶镇中心村下辖的自然村,通过木头冲水库与木头冲村相连。
据村里老人介绍,当地第一批村民于19世纪迁居于此,看到村后的茅田山形似一间“房屋”,认为此乃上天而造,为他们提供庇佑,因此将该村取名“屋边村”。
目前屋边村户籍村民共38户,约200人,长期以来,远离城镇的屋边村宁静安详、风景秀丽,但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村内环境杂乱,道路破损,基础设施也不齐全,被大多市民遗忘。得益于乡村振兴战略,屋边村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村环境迎来一轮大改造
来到屋边村,笔者发现,村前原本破旧的310乡道已加铺沥青,初步具备通车条件,位于村口的广场、文化活动中心等多处工地正在火热施工中。
据金湾区三灶镇农技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屋边村作为2020年新增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其改造结合了农耕、山水旅游、民俗文化等元素,充分运用了屋边村自身自然、旅游资源。项目总投资约4300万元,建设内容包括雨污管网打造、截洪沟、山体公园改造、村前广场、樱木花溪、屋边村巷道改造、环村公路建设等。
相关负责人表示,屋边村背靠茅田山,环境优美,但整村未截污纳管,无法接入市政污水管网,大多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附近水体,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本次改造中,根据村内地势情况,打造雨污管网,建设截洪渠,项目完工后将有效推进雨污分流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此外,村内巷道改造则最大限度地参考了村民建议,将原本坑坑洼洼的泥土巷道改造为岭南风格的石板路。
建成后的巷道以芝麻灰的花岗岩石板为主体,道路两侧辅以鹅卵石作为点缀,不仅能打造出浓厚的年代感,更担任了排水渠的作用。在巷道关键节点处,建设方还将堆砌花坛、文创小品、点缀花草,以丰富巷道特色。
四大景观打造“网红村”
据项目承建方珠海金良生态环境有限公司技术室副经理闲思远介绍,屋边村景观项目以“文俗共赏,山水屋边”为设计理念,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建造:村前广场、山体公园、樱木花溪、藕塘月色。
村前广场主要以错落有致表现形式,串联广场区域以及山体部分,与原有山石形成互相呼应。利用人造的石级小路作为山体的延续,聚入祈福广场之地。
山体公园依山而建,顺延山脊以及山谷的等高线布置石阶梯田,梯田以经济农作物为主,春天油菜、夏天旱稻、秋天向日葵、冬天波斯菊,四季色相不同带出四种不同的感受。
樱木花溪为两座山体相聚的溪谷之地,此地大树郁密,植物资源丰富。利用原有自然溪流之景,通过溪边花镜以及雾淋系统把此处营造成形如桃花源一类的人间仙境。木棉以及樱花的粉红点缀使场地的浪漫之感再次提升,梯田菜地的营造使场地原有土地的利用率最大化。
藕塘月色以赏月亭为源头,溪流跌水顺延梯田逐级下跌,汇入藕塘之内,与恬静的梯田形成动静相宜之景。在山体公园中,还设置多条游人步道连接上山绿道、各建筑以及莲池,形成对山体公园内部各景点之间的串联。
据悉,该项目还结合屋边村现存的古庙、古树、古石运用岭南文化元素进行改造,建设文创书吧、净水亭等诸多子项目,完整地保留村民对屋边村的记忆,让步入其中的村民及游客随时随地感受屋边文化之魅力。
新闻推荐
南方日报讯(记者/刘倩实习生/张雅楠通讯员/沈甸)2020年12月底,随着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海上风电场成功并网发电,广东海上风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