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宋雪梅
2020年,珠海市“十三五”商务工作圆满收官,珠海商务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珠海商务系统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出实招、育先机、迈新步、拓新局,推动珠海商务高质量发展?
近日,珠海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小彬在接受珠海传媒集团记者专访时表示,“十四五”期间,市商务局将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坚决落实“特、大、高、多”四大战略任务,加快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商务经济发展成果,确保“十四五”商务工作起好步、开好篇。
2021年,珠海市将进一步鼓励企业进口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零部件,扩大出口信保覆盖面,进一步提高外贸企业抗风险能力,抓好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外贸新业态,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我们将贯彻落实各级稳外贸扶持政策,做好春、秋两届广交会组展工作,深耕发达经济体等传统市场,加大"一带一路"新兴市场开拓力度,用好RCEP等自贸协定,抢抓订单稳定市场份额,千方百计稳住外贸企业主体。”王小彬表示。
招商引资方面,围绕珠海市“十四五”产业发展新目标,珠海商务系统将瞄准前沿技术、共性技术、颠覆性技术,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质量效益,大力引进培育一批符合珠海市产业发展方向的“独角兽”“瞪羚”企业和技术密集型的高科技人才团队。“我们将谋划更大力度的招商引资红利政策,全面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努力克服疫情影响,保持珠海市在招商引资区域竞争中的相对优势,推动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向实体经济集聚。我们将瞄准"五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招商目标库,以"建链""补链""强链"为抓手,打造上中下游配套完善的产业集群。”王小彬表示。
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是中央赋予珠海经济特区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围绕这一使命,市商务局将以珠澳合作为重点深化区域经贸合作。要携手澳门推介投资环境,争取与澳门方面合作共同举办投资环境推介会,大力宣传澳珠两地投资优惠政策;进一步巩固两届“澳珠企业家峰会”签约成果,谋划筹办新一届峰会,调动澳珠企业家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积极性;探索建立“澳门资源+开放人才+先进技术+横琴载体+政策支撑+成果共享”产业协同发展新模式,引进一批科技创新、特色金融、文旅会展和跨境商贸等具有澳门元素的特色产业落户珠海;优化完善珠澳经贸合作平台,引导珠澳两地及湾区企业多走动、多交流,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具特色的会议会展和商贸活动;深化珠港澳物流合作,促使与澳门机场相关物流业务落户保税区,促进三地物流企业深入开展业务对接。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们将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努力推进商贸流通体系建设,深度挖掘全市消费增长潜力,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动力。”王小彬表示,围绕这个发力点,要积极参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扩大珠海城市消费影响力和辐射力;推动传统消费提档升级,开展“珠海购物节”等特色促销活动,做好家电、汽车等重要消费品促销工作;加快培育新型消费,鼓励商贸企业加快实体商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鼓励口岸免税店加快发展,扩大离境退税商店数量规模;加快建设国际会展城市,打造珠海特色展会品牌,办好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大会等国家级项目,筹办亚洲通航展等一批重点项目,携手港澳打造区域会展经济共同体。
新的一年,市商务局还将统筹推进口岸建设和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取得疫情防控和口岸建设开放的双胜利。加快推动口岸建设开放,推进横琴口岸及青茂口岸建设、拱北口岸旧建筑物安全隐患整改及通关大厅改造、九洲港口岸重建项目,继续推进珠海机场口岸开放和水域扩大开放,争取粤港澳游艇自由行政策落地实施。
与此同时,还将推进口岸信息化建设,完成拱北口岸、横琴口岸“一站式”验放系统升级改造,加快口岸综合管理平台建设,继续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信息化项目建设,完成珠海电子口岸物流协同系统建设。进一步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持续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系统和电子口岸物流协同系统建设,优化口岸收费目录清单,推进关税保证保险改革,推行“智能卡口”“智能识别”等智能化监管手段,进一步压缩进出口货物整体通关时间、提升通关效率,打造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口岸营商环境。
新闻推荐
“红马甲”为景山道步道添亮丽风景 市旅游志愿服务总队志愿者宣传文明旅游
志愿者在登山入口为游客指引方向。本报记者朱习摄本报讯记者莫海晖报道:2月13日,记者在珠海景山道步道串园段看到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