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峰
3月17日,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与珠海市索卡科技技工学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新型学徒制、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实训教学、工学交替、员工培训、定单班培养以及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领域进行更紧密的交流合作,共同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路径,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为粤港澳大湾区培养更多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本报3月18日02版)
随着社会发展与科技的进步,高技能人才在各个领域、岗位上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发挥出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是职业教育办学的显著特征之一。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优势互补,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促进生产力发展、使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从技能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在对职业能力的需求导向上,其关键是“双重身份、双元育人”,即学徒首先是企业的员工,同时是职业院校的学员,既接受学院开设的课程教育,又直接参与企业生产。在“车间进校”“企业课堂”中,学校共享了企业的设备、人才、管理和文化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实训场所和高水平的实习“师傅”。
毋庸置疑,校企合作模式是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实现了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节约了教育与企业成本,是一种“双赢”模式。随着校企合作保障制度的健全,将会促进校企之间更加紧密地合作,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技术人才,让更多的能工巧匠为“中国智造”筑牢发展根基。
新闻推荐
引智求职 “春风”送暖 保障牛年稳就业,珠海市举办首场线下招聘会
本报讯记者王芳报道:“现场招聘、网络招聘会、直播带岗……”2月22日,珠海市2021年“春风行动”暨“南粤春暖”首场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