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耿晓筠
近段时间,珠海投资者吴女士体验了一把坐“过山车”的感受。在年初基金大火时,她用原本要购买理财产品的钱“抢”了两只新发行的偏股型“日光基”。春节前看着每日不菲的投资收益,吴女士心里乐开了花。但春节假期一结束,基金由“躺赚”模式瞬间切换成“跌跌不休”行情,看着年前赚的钱不仅全亏进去了,甚至本金开始“缩水”,第一次做“基民”的吴女士惊呼:“明明买的是基金,怎么炒出了股票的感觉?”
春节过后,投资市场风格快速切换,让许多基民尤其是如吴女士一样的新“基民”感到措手不及,不知道是该及时“割肉”还是逢低“抄底”。面对剧震的市场和亏钱的基金,许多“基民”不淡定了,多只明星基金遭遇投资者大幅赎回。
对于基金惨遭“大面积”赎回现象,专家分析认为,这种情况从侧面反映出很多新基民的盲目跟风心态,而“跟风买”和“追涨杀跌”是初涉投资市场的“通病”。专家提醒,基金作为一种投资理财工具,本身是具有风险性的。面对眼前的下跌行情,基民不用急着割肉。本轮投资市场调整具有全球普遍性,短期内基金投资者应持谨慎态度,建议可选择基金定投方式平摊风险,切忌一次性投入“抄底”行为。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许晖)19日,拱北海关所属港珠澳大桥海关在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境客车通道截获一名违规超量携带港币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