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代表与珠澳两地社会组织代表面对面商谈“民生微实事”项目。本报记者 钟凡 摄
本报讯(记者何进)3月1日下午,拱北街道“民生微实事”项目推介会在联安市民艺术中心举行。拱北街道下辖的18个社区代表,澳门街坊总会广东办事处、澳门工会联合总会、珠海乐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金湾区九思传统文化推广中心等19家社会组织代表60余人参会。
此次活动由拱北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筹划,旨在为社区和社会组织搭建“需求·服务”面对面交流平台,让“民生微实事”项目更接地气、服务更具体,真正解决居民身边的“小事、急事、难事”。
活动伊始,拱北街道公共服务办负责人徐新凤以PPT的方式,从项目内涵、类型和清单、实施模式、关键环节、项目推广和实施基本原则等6个方面,为参会代表详细解读了珠海市实施“民生微实事”工作指引;并对香洲区第一批“民生微实事”优秀案例作了展示,其中包括拱北“红袖章”平安守护行动和“耆乐融融”关爱拱北高龄独居老人等两个公益项目。徐新凤还对拱北街道“益起来”公益项目的成功经验进行了介绍,为社区和社会组织提供参考,鼓励社区链接和撬动各类社会资源共同参与“民生微实事”项目。
推介会上,主办方还设置了方桌会议,让社区负责人与社会组织代表分为四组进行轮换式的“面对面”讨论交流。社区负责人介绍本社区收集来的“民生微实事”居民需求,社会组织代表则对本组织服务范围和项目进行介绍,方便社区在“民生微实事”合作伙伴的选择上作出更理性的判断。
“引入社会组织力量和智慧共同参与社区治理,整合资源、探索需求,可以让"民生微实事"项目在为民服务上更加精准。”昌盛社区党委书记吴文昭说。
新闻推荐
2020年12月23日,黄协洪对山东德州涉气企业进行抽查。受访者供图采写本报记者郑振华近日,生态环境部对2020年“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