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珠海 今日香洲 今日斗门 今日金湾
新岭南 > 广东 > 珠海 > 今日珠海 > 正文

后疫情时代推动珠海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来源:珠海特区报 2021-03-24 22:57   http://www.kcqsx.com/


□谢义维

《中共珠海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构建适应新珠海、新经济、新生活的体制机制。加快营造新经济生态,建立具有弹性的包容审慎监管制度,积极探索适应新经济发展的统计体系,推动珠海成为新经济的场景培育地、要素集聚地和生态创新区。”

2020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后疫情时代,新经济成为经济工作的热点和重点,新经济、新动能将对未来经济发展产生更加重要的推动作用。站在珠海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的新起点上,推进珠海“二次创业”加快发展,必须推动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主要内涵的新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新经济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新经济是以互联网、知识经济、高新技术为代表,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核心的新产业、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商业模式。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及其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广泛应用,成为新经济的重要特征。

新经济是经济中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生产活动的集合。新产业是指应用新科技成果、新兴技术而形成一定规模的新型经济活动。

新业态是指顺应多元化、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或服务需求,依托技术创新和应用,从现有产业和领域中衍生叠加出的新环节、新链条、新活动形态。

新商业模式是指为实现用户价值和企业持续盈利目标,对企业经营的各种内外要素进行整合和重组,形成高效并具有独特竞争力的商业运行模式。

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涵盖新兴现代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产品、新服务、高技术产业、科技企业孵化器、企业创新、互联网平台、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城市商业综合体、开发园区等重点内容。

二、珠海新经济发展的长短板分析

(一)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具有良好基础,但要素支撑不足。

经过40多年发展,目前珠海市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打印耗材五大产业均已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部分行业在国内具有领先优势。

这五大产业市场容量充足,发展前景好,处于行业爆发期,复合增长率高,产业基础良好。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珠海新兴产业发展要素支撑不足。一是产业生态薄弱。二是产业链不够完善,产业规模总体偏小。三是产业园区发展滞后。产业园区软硬件配套不完善,面临土地、环境、用海等生产要素瓶颈制约,普遍存在实际可用地不多、存量用地不足问题。

(二)科技创新引领发展能力较强,但整体水平有待提升。

2019年珠海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首次跻身十强(地级市排名全国第二)。同时,科技创新整体水平有待提升:一是科技服务能力不够强。二是科技基础设施缺乏。三是在培育未来产业、筑牢科技创新基础、增强源头创新能力等方面缺乏长期规划和主动谋划。

(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势头良好,但发展动力还不足。

疫情诱发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网络购物、直播带货、平台经济、新零售等新业态、新模式迅速发展。远程教育、互联网医疗、线上文化与娱乐业发展在疫情期间创造了新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新兴服务业快速增长。同时,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放缓;网购消费市场日益饱和、竞争日益激烈,新零售发展放缓;专业技术人才和专业化的管理、运营和服务团队缺乏;新经济企业特别是创业初期的中小科技型企业普遍存在没有质押物导致贷款难、资金短缺、融资渠道单一等困难。

三、推动珠海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健全完善体制机制,明确发展策略目标。

加强对新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成立跨部门的领导协调机构和专责工作小组;明确珠海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基本路径;构建支持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制定实施方案,出台政策措施;加强新经济统计研究,积极探索适应新经济发展的统计体系,研究制定新经济统计标准,改进新经济统计调查制度,完善新经济测算方法。重点聚焦发展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流量经济、共享经济“六大形态”,着力构建服务实体经济、智慧城市建设、科技创新创业、人力资本协同、消费提档升级、绿色低碳发展、现代供应链创新应用“七大应用场景”。力争到2025年,基本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新经济产业体系,把珠海建成最适宜新经济发育成长的新型城市。

(二)加快打造五大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构建新经济产业体系。

集中资源加大对重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产业园区扩容提质增效。引导各园区围绕1-2个主导产业聚焦发力,加快完善园区路网、供水、供电、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补齐园区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短板。构建良好产业生态。大力支持格力电器、健帆生物等企业加快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平台,积极争取国家在珠海布局新材料测试中心、医疗器械检测中心等重大支撑平台。强化各项要素保障。设立新兴产业发展基金,划定工业用地红线,加大对新兴产业领军人才及团队、高端人才、急需紧缺人才的引进力度,建设产业急需人才培养体系。

(三)提升科技创新整体水平,引领新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投入力度,争取更多重点实验室、大装置大平台载体落户珠海,打造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支点。着力面向港澳建设一批孵化器、众创空间等载体、平台,引进、承接好港澳创新创业项目和高端科研机构。加快建设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大力推动横琴新区、高新区两大创新平台建设。

(四)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打造消费示范城市。

发挥澳珠极点带动功能,推动形成一体化消费空间新格局;整合文旅、海洋、会展、乡村、康养等特色资源,推动形成多元化消费产品新结构;围绕数字消费创新、消费环境优化、城市品牌提升,推动形成消费领域发展新动能。积极打造滨海国际休闲旅游目的地、粤澳跨境消费合作区、蓝色经济发展试验区、国际特色赛展举办地。

(五)加快推进新基建,为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保障。

加快推进5G、超算中心、国际互联网通道、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等新基建规划和大项目落地。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深入推进制造业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打造省级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园,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打造一批数字化应用场景试点示范工程。

(六)大力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助力新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标准、计量、认证和检验检测等方面巩固和提升质量基础。实施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自主品牌发展战略,在数字经济、智能制造、在线消费、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中打出特色区域品牌。实施新技术新产品应用示范工程,探索新技术新产品分阶段分类管理模式,建立成果产业化绿色通道,探索构建新技术新产品的标准、认定、认证、定价机制,推动更多珠海标准上升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努力创建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七)实施包容审慎监管,优化新经济治理体系。

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制定临时性、过渡性监管规则和措施。坚持问题导向,从市场环境、行政审批、政务服务等各个方面改革创新,全力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八)推动珠澳合作,把横琴打造成为高质量发展标杆。

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作为新兴产业发展和支持服务澳门的核心承载区,推进规则深度衔接,优化“分线管理”,在经济商事领域先行探索更加灵活、开放的合作方式。推进产业深度联动,着力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中医药、特色金融、商贸消费、文旅会展等重点产业及新兴产业。

(九)发挥国资国企作用,培育引进新经济龙头企业。发挥国有资本引导和撬动作用,承担产业链构建的服务平台功能,引入头部机构资本并融合专业机构的项目发掘能力进行联合投资。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高端制造、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网络安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布局,关注前沿科技领域,适度超前布局一些未来潜力产业。(作者系珠海市统计局副局长)

新闻推荐

《珠海市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名录》公布 83家单位上榜

本报讯记者王芳报道:进入春季,珠海气象灾害性天气逐渐增多,雷电、暴雨、大风等出现的概率大增。记者近日从珠海市气象局...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 后疫情时代推动珠海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频道推荐
  • 两年内实现 三级全覆盖 珠海斗门区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品牌
  • 城事调查 道路千万条 夜深难返校 珠海两大剧院纷纷推出优惠政策,吸引大学生观看演出,但不少大学生表示捧场“有难度”
  • 《珠海经济特区防台风条例》正在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台风期间不得强制非抢险人员到岗
  • 27人被判处有期徒刑 珠海公开宣判首宗因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恶势力犯罪团伙案件
  • 从破到立:风貌管控重塑斗门美丽乡村 村居规划编制覆盖全区88个村居,年底前完成13条样板村基础设施建设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