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珠海 今日香洲 今日斗门 今日金湾
新岭南 > 广东 > 珠海 > 今日珠海 > 正文

珠海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系列宣传活动 推进水资源集约利用 保障珠澳供水安全

来源:珠海特区报 2021-03-25 05:37   http://www.kcqsx.com/


市民徒步倡导环保节水。增强城市防洪排涝。水清岸绿。爱护环境从我做起。凤凰山水库。

今天是联合国第二十九届“世界水日”,3月22日—28日是第三十四届“中国水周”。珠海市水务局、珠海水控集团联合策划陆续推出了“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系列宣传活动,增进公众对珠澳供水保障工作,以及珠海市水资源保护利用情况的了解。

其中,在21日举办的“珍惜水资源、保障水安全”现场参观体验活动中,数十名政协委员和市民代表参观了凤凰山水库和唐家水厂制水流程,现场体验了珠海市第一座深度处理水厂出厂水的清甜。经过深入了解和交流,在场的政协委员和市民代表们纷纷感慨:“原来珠海有如此复杂的原水系统保障珠澳供水,太给力了!珠海原水来之不易,要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

采写:本报记者郑振华

摄影:本报记者吴长赋

三大系统有力保障珠澳供水安全

澳门三面环海,淡水资源稀缺。62年前,珠海尚未建市,为保障珠澳供水安全,珠海建设竹仙洞水库,开始向澳门供应原水。如今澳门98%的原水来自珠海。

60多年来,在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广东省水利厅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粤澳两地联合抗咸,共同推进珠澳原水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全力保障珠澳供水安全,打造了珠澳供水一体化的大格局,并形成了珠海独有的“江水为主,库水为辅,江库连通,库库连通,江水补库,库水调咸”原水系统。

2020年底,“平岗-广昌原水供应保障工程”和“广南梅供水管道工程”的正式通水,珠海东西部跨区域原水输送实现“双保险”,珠海南北库群调度的灵活性大幅提升,加之2019年通水的第四条对澳供水管道工程,珠海目前已形成竹银、南北库群、黄杨三大系统,既可以独立,也可以互补,更加有力地保障了澳门及珠海社会经济发展的用水需求。

应对咸潮,提前做好重点供水水库蓄水工作

从2020年11月23日至2021年2月上旬,珠海市无有效降雨长达80余天,破历史记录。旱情无疑加剧了咸潮的威胁。广昌泵站取水口早在2020年7月21日含氯度出现超标,标志着咸潮提前到来,较去年提前了36天,成为有史以来咸期开始时间最早的一年。

咸潮是珠澳供水的“大敌”,每年冬春枯水季到来,西江水量减少海水倒灌,形成咸潮。咸潮沿河道上溯覆盖取水口,给供水安全造成威胁。

为应对咸潮,珠海市水务局及珠海水控集团每年都会在咸潮来临之前编制咸期供水预案,特别是《2020-2021年珠澳咸期供水调度预案》,加大与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沟通和联系,掌握第一手水情信息,提前做好重点供水水库蓄水工作,强化原水调度和水质监测,加大供水设施巡查维护力度。

2020-2021年枯水期,珠澳共调度原水1.41亿立方米,其中向澳门供应原水3960万立方米,供应原水的咸度远低于国家标准,确保了珠澳供水质优量足。

粤澳共建数十载,联合抗咸显成效

“要是20年前,这样的咸潮攻势,我们早喝咸水啦!”珠海水控集团下属供水公司董事长王杭州说。

咸潮年年如期而至,“水荒”却已成往事,是如何做到让珠澳人民不再喝咸水的呢?

珠海多山但是没有建设大型水库的条件,没有“大水缸”抵御咸潮就非常困难。2005年初,珠海的全部调咸水库能力仅2000余万立方米,在持续咸潮侵袭下,珠海的所有水库都已见底,珠澳供水岌岌可危。

严峻的咸潮形势引起水利部高度重视,在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的总协调下,珠江水利委员会和省水利厅联合实施了史无前例的“千里调水”,从1300公里之外调来“救命水”,汩汩清泉流入珠澳,进入千家万户,解决了珠澳居民的饮水之困。

基础设施就是“硬实力”。据《源流——珠海对澳门供水口述史》记载,2006年,广东省政府和澳门特区政府在粤澳合作联席会议机制下,成立了粤澳供水合作专责小组和技术小组,此后双方政府建立了常态化的供水合作机制。2007年,签订了《粤澳供水合作框架协议》,在此协议下,2009年粤澳政府再次签署了《粤澳供水协议》。这两个协议的签订,使双方在政府层面建立了更加稳定的供水合作机制。这套粤澳合作机制至今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去年粤澳双方签订《粤澳供水协议之补充协议(五)》,有力推进了粤澳供水合作更加紧密,持续发展。

自2006年粤澳合作建立联席会议机制起,广东省政府和澳门特区政府就不断加大供水设施建设力度,共同推进了竹银水源系统工程,第三条、第四条对澳供水管道工程,平岗-广昌原水供应保障工程等一批重大供水工程项目的建设进程,提高了珠澳供水系统的抗咸能力,促进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体现了粤澳双方互惠互利的原则,对珠澳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设施保障。

竹银水源系统工程于2011年5月建成投入使用,总库容达到4333万立方米,成为珠澳供水调咸的“最大水缸”。澳门自来水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关小冰说:“有了竹银水库之后,我们就再也没有喝过咸水了。”

目前,珠海对澳供水能力达到70万立方米/天。62年来,西江水从珠海流进澳门,涓涓清泉,润泽濠江。据统计,自1985年珠海经济特区对澳供水有限公司与澳门自来水公司正式签订供水协议,珠海对澳门供水总量已近24亿立方米,2018年珠海对澳门年供水量首次超过了1亿立方米。

珠海市委、市政府把水源地保护和综合整治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2010年以来,珠海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珠澳居民饮用水安全有保障。与此同时,每到咸潮期,珠海水控集团提前筹划,分析各级部门提供的气象水文数据信息,做好预判,并提早做好了相应的谋划和安排。经过上级部门统一调度提供水量保障、邻近城市配合联调、本地做足应对措施等多方努力,多措并举行之有效地使得咸潮影响逐渐减小,供水形势逐步向好。

60多年来,珠澳同饮一江水,在供水事业领域唇齿相依,携手共进。

多措并举推进水资源集约利用

近年来,珠海市深入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代治水方针,扎实做好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工作,切实把节水作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配置、调度的前提,着力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型向水资源集约型转变,不断强化节水管理,深化节水措施。

2017年珠海市被命名为第八批国家节水型城市,2018年和2019年最严格水资源考核优秀,用水效率居全省前列,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工作成效显著。

建章立制,形成节水法规体系

“该《规划》对珠海市的河湖水系空间管控作出了顶层设计,为珠海创建国际宜居城市和生态文明示范市建设、水生态文明和海绵城市试点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可作为珠海市政府今后涉水项目审批工作的基础性、约束性文件之一,为珠海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撑。”这是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院士胡春宏对《珠海市河湖水系低影响开发专项规划》的评价。

近几年来,珠海市不断完善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规划及规章制度,相继印发实施《珠海市河湖水系低影响开发专项规划》《珠海市河湖岸线保护利用专项规划》《珠海市水系连通规划》《珠海市节约用水专项规划》等规划,科学划定珠海市水域、岸线、滨水区保护范围以及水敏感区域范围,制定河湖水系网络布局优化规划与实施策略,提出河湖水系岸线及其周边低影响开发控制指标与措施;逐步构建“格局合理、蓄泄兼筹、水流通畅、环境优美、管理科学”的河湖水系,增强城市防洪排涝、水资源保障、水生态环境等水安全保障能力,塑造“涌中有净水,沿岸有绿意”的城市风貌,营造“水萦山野绿,荔映两岸红”的乡居风情。

2007年,珠海市颁布实施《珠海市供水用水管理条例》,之后陆续出台了《计划用水工作细则》《珠海市非居民计划用水大户计划用水调整程序管理规定》《珠海市水量平衡测试实施管理规定》《珠海市节水奖励规定》《珠海市生产建设项目节水“三同时”管理制度》《珠海市节水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制度》等系列规范性文件,形成了较完备的节水法规体系。并印发了《珠海市节水行动实施方案》。

多措并举,创建节水型社会

“锅碗瓢盆油腻腻,先擦油污再水洗。”“洗菜剩水用盆接,冲洗厕所多方便。”朗朗上口的宣传口语提醒人们珍惜水资源。每年,珠海都要举办各种形式的节约用水宣传,增强全社会对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意识,形成全民参与的节水型社会运行机制。

日常生活中,珠海市严格控制水资源消耗总量。在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过程中,珠海市抓住“节水优先”这一关键点,不断完善节水管理长效机制,强化水资源承载能力刚性约束,实行用水计划管理。

截至2020年底,珠海市发证取水户100%通过广东省水资源管理系统下达用水计划并进行监管,公共管网取水的重点用水单位通过珠海市节约用水管理系统下达用水计划。同时,珠海市对超计划取水户征收水资源费,对通过公共管网取水的超出用水计划的重点单位,征收超计划加价水费。珠海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已连续五年获评优秀;珠海市水务局水资源管理科被水利部、人社部授予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近年来,珠海市不断强化节水载体建设,不断推动珠海市节水工作上台阶。2020年,珠海市57家单位、14家企业,26个居民小区通过省住建厅核准,达到省级节水型企业、单位和居民小区的标准。至此,全市共有65家省级节水型居民小区、59家节水型企业、106家节水型公共机构、2家节水型高校。节水载体的创建,实现了用户和政府的双赢,达到了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在重视节流的同时,珠海市积极探讨开源的途径,提高对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的认识,研究落实非传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极大地节约了水资源。

2020年,珠海市将中水利用在城市景观河道上,年再生水回用量超过1亿立方米,既节约了水资源,又增加了景观效果。珠海市“用水大户”企业也纷纷出招:珠海发电厂等发电企业利用海水进行冷却,中海油珠海天然气发电有限公司及中电投珠海横琴热电有限公司利用苦咸水循环冷却。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全市非常规水源利用近20亿立方米,全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量14.6亿多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2%以上。

为深入贯彻落实节水优先方针,全面打好节约用水攻坚战,珠海市积极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其中,斗门区列入2019年度广东省节水型社会示范县(市、区)名单,成为广东省首批10个节水型社会示范县(市、区)之一;金湾区于2019年12月通过省水利厅组织的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验收;香洲区已完成节水型社会建设相关指标建设,正向省水利厅申请验收,届时珠海市三个行政区将全部完成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节水工作进一步得到强化。

新闻推荐

沿江高速二期可直达航站楼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徐兴东)作为深圳与深中通道直接对接的道路,广深沿江高速二期的建设备受瞩目。随着工程逐步推进,广深沿江高...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珠海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系列宣传活动 推进水资源集约利用 保障珠澳供水安全)


 
频道推荐
  • 两年内实现 三级全覆盖 珠海斗门区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品牌
  • 城事调查 道路千万条 夜深难返校 珠海两大剧院纷纷推出优惠政策,吸引大学生观看演出,但不少大学生表示捧场“有难度”
  • 《珠海经济特区防台风条例》正在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台风期间不得强制非抢险人员到岗
  • 27人被判处有期徒刑 珠海公开宣判首宗因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恶势力犯罪团伙案件
  • 从破到立:风貌管控重塑斗门美丽乡村 村居规划编制覆盖全区88个村居,年底前完成13条样板村基础设施建设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8 新岭南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09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