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 赵耀中
3月25日,珠海市举行2021年清明祭扫服务保障工作新闻发布会,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局、市应急管理局、市交警支队等部门分别介绍了清明期间文明祭祀、疫情防控、交通安全、应急保障等方面工作安排。
□本报记者刘雅玲
四类人员不能参加现场祭扫
1、14天内有境外旅居史的人;
2、14天内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
3、密切接触者解除14天隔离后还不满7天的人;
4、有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症状人员。
四级联动开展现场祭扫预约服务
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笑东介绍,为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的祭扫需求,珠海市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实际,今年清明节期间(3月22日至4月18日)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全市殡葬服务机构均开放现场祭扫服务,但要实行提前预约,并做好错峰、限流等措施。
据了解,市民政局已于3月20日上午10时正式开通网上预约平台,需要前往市殡仪馆骨灰室、合罗山墓园和仙峰山墓园、骨灰室祭扫的群众,均可登录“珠海民政”“最珠海”微信公众号,办理现场祭扫、网上祭扫和代祭服务。其中,仙峰山墓园和合罗山墓园每天预约限额为1万人,市殡仪馆骨灰室和仙峰山骨灰室每天预约限额为3000人。截至3月24日晚10时,该网络预约平台访问次数超过3万人次,已有60021名群众预约现场祭扫、122名群众预约网上祭扫。
另外,斗门区民政局于3月22日起,为需要前往斗门区殡仪馆、大洋山陵园和莲洲、乾务、白蕉3镇殡仪站祭扫的群众提供电话预约服务;27日起“斗门祭扫预约平台”将在“今日斗门”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届时同步开通网上预约服务。其中,斗门大洋山陵园每天预约限额为4000人。同时,横琴、香洲、金湾、高新各区也开通了电话预约服务,相关电话和网上预约方式均在“珠海民政”微信公众号发布。各个村(社区)的仙人阁也按照民政系统的统一要求,实行提前预约。
为特殊群体提供便民利民服务
据介绍,清明期间,全市各殡葬服务机构都采取增设服务窗口、延长服务时间、优化服务流程等措施方便群众祭扫。为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特别是老年人的需求,在推行网络实名预约的同时保留电话预约、线下服务等传统模式,设立绿色便捷通道,保障各类群体的祭扫需求。
“前往市殡仪馆骨灰室、合罗山墓园和仙峰山墓园、骨灰室祭扫的群众,若60岁以上老人自行前往,无法通过微信预约,可通过祭扫服务点的电话预约祭扫。”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笑东介绍,电话预约仅供长者本人使用,需至少提前一天预约,预约时需提供本人身份证信息、手机号码,预约人数上限100人/天。
全方位加强清明期间安全工作
目前,全市殡葬服务机构均制定了清明祭扫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共聘请保安600余人,张贴标语、横幅80余条,准备水桶200余个,更新灭火器200余个,清理公墓周边可燃物隐患20余处,坚决杜绝各类火灾事故。清明节前,全市民政部门还将会同公安、卫生健康、应急管理、消防等部门,对全市各殡葬服务机构全面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工作,从源头消除疫情防控、火灾、安全等各类安全风险隐患。
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蒋贤国介绍,清明期间森林防灭火工作主要采取三项措施:严管野外火源,清明期间将对主要山体林地继续实行封山管理,全市主要登山区域进山路口设置232个检查岗点,加强对进山人员的宣传、疏导、检查;加大巡查密度,全面组织火灾隐患排查治理,以及坟边、林边、地边、隔离带、旅游景区内可燃物“五清”行动,守住森林火灾发生的第一道防线;做好应急准备,各级指挥部、应急管理等部门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一旦遇到火情第一时间扑救,实现“打早、打小、打了”的目标。
祭扫人员应全程佩戴口罩
据了解,全市各殡葬服务设施均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落实祭扫场所清洁消毒、祭扫人员体温检测、口罩全程佩戴、员工健康监测等防控措施,加强防疫物资储备。
为确保清明期间道路安全畅通有序,交警支队将采取系列措施保障通行环境,提高墓园周边通行效率,全力做好排堵保畅工作。清明期间,各交警大队全员上路,在墓园周边道路指挥疏导,并将结合小长假群众出行特点,根据假期交通流量流向变化情况,实时优化路面勤务,适时调整交通组织,完善交通设施,重点加强主干道、事故多发路段、关键交通节点以及各墓区、旅游景点周边路段的交通分流疏导。
新闻推荐
澳门人吴鹏杰时隔28年在贵州与亲生父母团聚受访者供图羊城晚报记者吴国颂2020年12月4日,是去年珠海入冬以来最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