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雨设施将建在小学门外附近。本报记者 苏振华 摄
本报讯(记者苏振华)珠海市应急管理局各科室党支部积极发挥专业特长,与社区、学校对接,有针对性地推进“民生微实事”,目前已确定一批帮扶事项,今年主汛期来临前可落实完毕。
位于碧涛路的香洲区第七小学,离码头、海岸较近,校门口有成排的榕树景观,树下围上一圈木板,既是纳凉区、又是学校低年级学生放学后家长们的露天接送区。
“环境是不错,可是每到台风暴雨季节,风雨交加,不光接送不方便,还苦了师生和家长。”附近居民肖先生对记者说,如果能在校门外增设防灾避险设施,同时解决遮风避雨的问题,那就太好了。
群众呼声有回应。今年3月下旬,市应急管理局自然灾害救援科党支部结合“民生微实事”工作需要,同校方对接,希望帮助解决学校外围等候区避险庇护等问题。经过走访调研,目前已初步明确帮扶方案,预计今年主汛期来临前可建成使用。
香洲区香湾街道北堤社区临近海湾,是汛期自然灾害影响较大的区域。近日,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顺卿率局机关办公室党支部到北堤社区开展帮扶,并结合“民生微实事”活动,解决社区抢险救援装备相对单一的问题。党支部志愿服务小组在该社区碧涛小区张贴防灾减灾宣传挂图、派发防灾减灾宣传单张,并通过市应急管理局为社区配发了手摇报警器、防汛沙包、雨衣等防灾减灾器材,有力支援了北堤社区防灾减灾基层装备建设。
记者从市应急管理局了解到,在推进“民生微实事”项目落地过程中,该局各科室党支部依托各自专业特长,主动参与同基层社区及单位的服务对接,发掘民生需求,努力在应急管理工作一线践行初心使命,通过推动落实“民生微实事”,筑牢基层安全屏障。
新闻推荐
珠海援藏医护人员在西藏米林农牧民家为孕妇做产检。本报记者陈新年摄□本报记者陈新年进入4月,雪域高原的米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