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晓君)为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香洲教育将红色文化作为重要教育资源引进校园,多措并举地开展红色教育,那么香洲学子是如何把红色文化融进学习和生活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构建校本红色课程
立足于学校教育大课堂,香洲教育牢牢把握“课堂”这一主阵地,根据语文、历史、政治等学科特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红色教育资源,建设“课堂红色阵地”。香洲区各学校陆续开设了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红色教育校本教材,把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红色教育列入学校课程计划。
珠海市第八中学编写的校本课程《珠海人文历史简说》,以“集成荟萃”的方式整理了珠海近代涌现出的众多英雄豪杰及其光辉业绩,是一本适应学生阅读的本土红色知识读物。
香洲区杨匏安纪念学校编写的红色教材《杨匏安与杨匏安纪念学校》系统地介绍了学校历史,多角度还原杨匏安早年求学与成才的故事。为让更多的人走近杨匏安、感受杨匏安,学校还参与编辑原创图书绘本《给孩子们讲珠海名人——杨匏安》,旨在用红色基因培育学生,铸就坚韧不拔的阳光少年。
聚焦常态校园活动
香洲教育将9月份定为“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月”,以活动为抓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将红色文化教育细化到学校德育工作中。香洲区各学校依托红色资源和人文优势,通过举行入团入少先队宣誓仪式、播放爱国主题影片、主题班会课等多种形式,促进革命精神薪火传承。
除了每周定期组织举行升国旗仪式外,每年在国庆节之际,全区各中小学开展“同升国旗、同唱国歌”活动、学校国旗护卫队展示活动和国旗下的演讲活动,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在重要节假日,香洲区各学校开展“童心向党”“网上祭英烈”和“红色励志演讲”等系列活动,缅怀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让红色教育深入人心。
通过一系列举措,红色文化从历史的长河中走近学生,渐渐融入到香洲学子的学习与生活,培育了学子们的爱国情怀。香洲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香洲教育将继续以实际行动守住红色根脉,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为培育时代新人而不懈奋斗。
新闻推荐
□丁焕松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缅怀革命先烈,厚植爱党爱国情感,4月3日,华平社区党委组织夏湾中学100余名学生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