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连续组织五届珠海中医膏方节,弘扬了中医药传统文化,展现中医膏方的时代魅力。
位于粤港澳大湾区重要门户枢纽的“窗口”和“一国两制”的交汇点,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秉持“厚德、尚道、精诚、济世”的院训,科技质量兴院,品牌诚信立院,积极对接港澳优质资源,创新服务方式,坚持差异化发展道路,中西医并重,每年为100多万本地及澳门、香港等地患者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形成了独具“湾区特色”的医疗保健服务体系样本。近年,该院以中西医结合诊疗为特色,不断发展壮大,年门诊量近100万人次,住院患者3.5万人次。
2020年,该院确立了打造“临床研究型高水平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战略目标。近日,该院顺利通过了国家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的评审,使珠海再添一家三甲医院。这也意味着,未来,该院将为珠海、澳门及周边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
采写:本报记者刘联通讯员刘星
摄影:本报记者程霖
打造临床研究型高水平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
方便珠澳老百姓看病就医
2021年1月8日,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改扩建工程在该院举行开工仪式。
该改扩建工程项目于2020年8月纳入全市重点挂图作战项目,总投资9.56亿元,主体为新建临床综合大楼,其中地面23层、地下3层,建筑面积73542平方米,预计2024年年底投入使用。届时,医院床位将由800张增加到1200张,业务用房增长1.12倍,相当于再造一个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该院建成后将为医院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发展高地贡献力量。
同时,该院充分发挥中西医融合的特色优势,与各类医疗机构合作,建立多个医联体,创立独具特色的医疗集团“1+N"发展模式,形成中医内涵丰富、外延基层紧密,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独具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医院。
“我们非常钟意到珠海看病保健。”在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来自澳门的卢阿姨和其他两名澳门居民正在诊室门口等着医生叫号。
今年56岁的卢阿姨是澳门居民,但她早已把自己当成半个珠海人了。“我从关口过来医院,1.2公里,珠澳就像是一个城市。”每个休息日,她都要来找她的“保健医生”把脉开方,做中医传统保健,然后到附近喝个早茶,度过一个愉快的上午。
作为最靠近澳门的大型公立医院,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就诊患者中,像卢阿姨一样的港澳居民患者,20年来不断增加,如今占比近四分之一,2019年该院诊治的港澳患者超过20万人次。
1984年,“拱北医院”正式建院,澳门居民由此开始了到珠海跨境就医的历史。2006年,该院更名为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同时加挂“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牌子。2018年7月,该院正式将第一名称更名为“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成为珠中江地区最大的地市级中西医结合医院。
在新的起点上,该院从人才队伍建设、医疗特色、教学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打造中西医结合特色,推动医院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作。如今,该院每天的住院患者最多时突破1000人,病床使用率达到123%。
近年来,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积极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不断培养优秀的中医人才、提升珠海市中医药影响力。该院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院已建立了国医大师刘敏如传承工作室,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刘志龙学术传承工作室;与知名高校紧密合作,成立“澳门科技大学临床教研中心”“湖南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
医院投入近300万元专科建设资金,加大重点专科建设力度。通过打造特色重点学科,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近年,该院儿科、内分泌科、妇科、康复科被评为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妇科、康复医学科、糖尿病科被确定为珠海市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乳腺外科、康复医学科被确定为珠海市临床重点专科。医院还打造了中西医结合的妇科诊疗中心、中西医结合的糖尿病防治中心和中西医结合的康复医学中心;同时开设专病门诊,让诊疗更精准。同时,一大批学科走在珠海市前列,医院中西医结合的学术地位和行业内的影响力日益彰显。
根据《2019年广东省DRG住院医疗服务综合评价分析报告》,医院三个指标排名名列全省同类医院前列。
中医医院18个学科专业建设水平评价排名:第5。
2019年广东省中医医院DRG能力指数排名:第8。
广东省中医医院DRG医疗服务效率指标排名:第11。
“大医治未病”中西医结合特色突出
全面提升市民就医体验
3月28日,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介入医学科开科。该院在整合现有专业资源基础上,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邀请来自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三甲)介入医学科的张宏文主任担任学科带头人。
人才是医院发展的重要支撑。据记者了解,2018-2020年,该院引进了15位学科带头人,提拔任用了26位科主任,13位护士长。2018年、2019年、2020年分别引进中医药人员50人、68人、59人,增幅分别为22.60%、23.50%、46.27%。
该院坚持差异化发展道路,不断加强中医内涵建设,突出中西医结合特色,发挥优势,提高临床疗效,提升整体服务和管理水平,不断增强综合服务功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据悉,借势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及医改方针政策导向,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在新一轮医院发展战略调整之际制定了超前的学科发展规划。做好顶层设计,精准定位,打造精品学科、明确学科方向,着力强化学科内涵建设,通过做优做强妇科、乳腺病科、康复科、儿科、糖尿病科、心胸外科、皮肤科、神经内科、骨科、普通外科、男科等,不断提升医疗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努力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服务。
市民刘女士最喜欢到治未病科找医生看病,她告诉记者,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一定要提前保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人才丰富,她身体稍有不适就会到这里找医生问诊。
2018年6月起,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陆续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刘良教授,国医大师刘敏如教授、沈宝藩教授、熊继柏教授,首届全国名中医林天东教授,全国著名心脏专家阜外医院尤士杰教授,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张敏州教授,广东省中医院泌尿外科主任王树声,以及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副院长周华,杰出的青年科技人才、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梁丽娴博士、徐友华博士等一批高层次人才作为医院学术顾问或研究员,定期到院坐诊、查房、进行学术指导,充分挖掘国家级名医先进的教学理念、严谨治学的大师风范和丰硕的科研成果,不断继承、创新和发扬中医药文化精髓,加大中医药人才培养力度,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理念和中医药简单、廉价、有效的特点,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方面、多层次的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
为了拓宽中医非药物治疗手段,提高中医治疗率和临床疗效,该院开展中医诊疗技术项目共64种,设立中医综合治疗室的科室占开设病房临床科室总数的89.47%。2019年,采用非药物中医治疗方法、中药特殊疗法共治疗患者82887人次,占全院门诊总诊疗人次的11.92%。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联)4月8日,记者从珠海市人民医院获悉,近日,该院推出医保结算快递送药、夜诊、多点开展免费疫苗接种服务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