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改扩建工程效果图,预计2024年年底投入使用。
2020年11月27日,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以综合评分561分、全省第一名的好成绩,获评国家级“防治卒中中心”。
2020年5月,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推出夜诊便民服务。目前,夜诊已覆盖30%门诊科室。深受珠澳市民欢迎。
位于粤港澳大湾区重要门户枢纽的“窗口”和“一国两制”的交汇点,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秉持“厚德、尚道、精诚、济世”的院训,积极对接港澳优质资源,创新服务方式,坚持中西医并重,每年为100多万本地及澳门、香港等地患者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形成了独具“湾区特色”的医疗保健服务体系样本。
2020年,该院确立了打造“临床研究型高水平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战略目标。近日,该院顺利通过了国家三甲医院的评审。
采写:本报记者刘联通讯员刘星
摄影:本报记者程霖
打造临床研究型高水平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
2021年1月8日,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改扩建工程在该院举行开工仪式。
珠海市卫生健康局二级调研员、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党委书记李子松在致辞中说,2020年,该院确立了打造“临床研究型高水平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战略目标。该院有很好的区位优势,但由于业务用房、硬件设施不足,严重制约了学科、专科的发展,制约了医院长远发展规划。
据悉,该院现有建筑面积6.56万平米,核定床位800张。改扩建工程项目总投资9.56亿元,主体为新建临床综合大楼,其中地面23层、地下3层,建筑面积73542平米。预计2024年年底投入使用。届时,医院床位将由800张增加到1200张,业务用房增长1.12倍,相当于再造一个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将为医院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贡献力量。
李子松告诉记者,通过充分发挥中西医融合的特色优势,与各类医疗机构合作,建立N个医联体,创立独具特色的医疗集团1+N发展模式,同时,依托大学充分发挥非直属附属医院的作用,创建一个临床研究型中西医融合的现代化医疗技术中心,成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国内知名独具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医院。
据悉,目前该院已经在完成《医院“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基础上,制定了《医院“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
医院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影响力持续扩大
“我们非常中意到珠海看病保健。”在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来自澳门的卢阿姨和其他两名澳门居民正在诊室门口等着医生叫号。
今年56岁的卢阿姨是澳门居民,但她早已把自己当半个珠海人了。“从关口过来医院,1.2公里,就像是一个城市。”每到休息日,她都来找她的“保健医生”把脉开方,做中医传统保健,然后到附近喝个早茶,度过一个愉快的上午。
作为珠海距离澳门最近的大型公立医院,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就诊患者中,像卢阿姨一样的港澳居民20年来不断增加,如今占比近四分之一。澳门有60多万人口,2019年该院诊治的港澳居民患者超过20万人次。
1980年,珠海成为经济特区。1984年,珠海第一家以拱北命名的医院——“拱北医院”正式建院,澳门居民由此开始了到珠海跨境就医的历史。2018年7月,该院正式将第一名称更名为“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成为珠中江地区最大的地市级中西医结合医院。
近年,该院在新的起点上,从人才队伍建设、医疗特色、教学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打造中西医结合特色,推动医院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作。如今,日住院患者量高峰时突破1000人,病床使用率达到123%。年门诊量100万人次,住院患者3.5万人次。
院党委健全并完善工作制度,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做到双促进、双提升,营造了良好的医院文化,提振了干部职工的精气神。相继荣获珠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市卫计系统“党支部建设年”优秀党支部、市卫生健康系统“党建标准化规范化示范点”等荣誉称号,为医院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
在医院管理上,该院全面梳理、修订、完善了300余个制度,充分发挥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在医院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推进医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医院还建立“1113”物资采购监督体系,即一个目录、一次采购、一步申请、三段监督。对工作流程、审批流程进一步优化,实现监督有效、工作高效、流程优化。
根据《2019年广东省DRG住院医疗服务综合评价分析报告》,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三个指标排名名列全省同类医院前列:
中医医院18个学科专业建设水平评价排名:第5;
2019年广东省中医医院DRG能力指数排名:第8;
广东省中医医院DRG医疗服务效率指标排名:第11。
由于服务能力的提升,近年,医院的总诊疗量、出院人数、手术量、病床使用率、业务收入持续增长。
加强学科建设提高专病专治能力
近3年,引进学科带头人15名。提拔任用了26位科主任,13位护士长。目前,全院在岗职工128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195人,高级职称227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人,博士后2人,博士19人,硕士238人。人才队伍的发展壮大,有效推进了医院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同时,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借势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及医改方针政策导向,在新一轮医院发展战略调整之际制定了超前的学科发展规划。做好顶层设计,精准定位,明确学科方向,打造精品学科,通过做优做强妇科、乳腺病科、康复科、儿科、糖尿病科、心胸外科、皮肤科、神经内科、骨科、普通外科、男科等,不断提升医疗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努力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服务。
目前,医院一、二级科室完备(一级科室64个、二级科室9个)。成功打造中西医结合妇科诊疗中心、中西医结合糖尿病防治中心和中西医结合康复医学中心;完善了应急体系,成立了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建立了快速顺畅的绿色抢救通道。通过政策扶持,打造特色重点学科,开设专病门诊,让诊疗更精准。治未病科获评广东省AAAA等级;打造了省、市重点专科梯队,共有各级各类重点专科(含建设单位)12个,排名市内同级医院前列。胸外科、皮肤科被评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儿科、内分泌科、妇科、康复科被评为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妇科、康复医学科、糖尿病科被确定为珠海市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乳腺外科、康复医学科被确定为市级临床重点专科,一大批学科走在珠海市前列,医院中西医结合的学术地位和行业内的影响力日益彰显。
传承创新彰显中西医结合诊疗优势和特色
近年来,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积极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不断培养优秀的中医人才、提升珠海市中医药影响力。
目前该院建立了国医大师刘敏如传承工作室、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刘志龙学术传承工作室;与知名高校紧密合作,成为“澳门科技大学临床教研中心”“湖南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2018年6月起,陆续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刘良教授,国医大师刘敏如教授、沈宝藩教授、熊继柏教授,首届全国名中医林天东教授,全国著名心脏专家阜外医院尤士杰教授,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张敏州教授,广东省中医院泌尿外科主任王树声为医院学术顾问,定期到院坐诊、查房、进行学术指导,充分挖掘国家级名医先进的教学理念、严谨治学的大师风范和丰硕的科研成果,不断继承、创新和发扬中医药文化精髓,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方面、多层次的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
该院还加强名老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刘志龙院长入选2015年广东省首批名中医师承项目;2016年,男科主任陈和亮入选珠海市第一批中医药师承项目指导老师。此外,2018年、2019年、2020年分别引进中医药人员50人、68人、59人,增幅分别为22.60%、23.50%、46.27%。中医药人员现有392人。
院长刘志龙告诉记者,为了拓宽中医非药物治疗手段,提高中医治疗率和临床疗效,该院开展中医诊疗技术项目共64种,设立中医综合治疗室的科室占开设病房临床科室总数的89.47%。制定全院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和常规方案101个,全院开展中医护理技术29项,应用人次逐年上升。鼓励护理创新,仅2020年取得护理专利4项,申报护理新业务、新技术5项。
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启动科技兴院“源动力”
2019年12月,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与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共建“粤澳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中心”挂牌——这是国内医疗机构首次与外资药企合作共建的大型制剂中心,双方积极探索在一国两制框架下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研发生产的创新模式。医院负责临床研究及调配,产业园负责药学工艺研究及生产,医院已从97个协定方中挑选出8个使用年限长、临床效果好的协定处方,依托产业园制剂中心的技术和设备,着力进行院内中医药制剂的开发。2020年12月,双方合作的首个标准化研发品种——“益气甘露颗粒”正式在临床推广使用。
而早在2017年3月,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挂牌“澳门科技大学临床教研中心”,开启深度合作模式。医院利用澳门科技大学教学、科研的优质资源,借助澳门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SKL)的平台,进行密切合作。聘请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副院长周华,杰出的青年科技人才、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梁丽娴博士、徐友华博士等一批高层次人才作为医院学术顾问或研究员。
此外,结合医院重点科室及相关发展计划,围绕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疑难疾病,加上医院确有疗效的诊疗方法和技术开展临床研究,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医院的科研工作。
据记者了解,2018年—2020年,该院课题立项共56项;其中省中医药局课题11项;省卫健委课题3项;省教育厅课题1项,珠海市科创局18项,其中新冠专项防治课题1项;珠海市卫健局课题19项,院内课题4项。2018年发表论文150篇,SCI4篇,2019年发表论文152篇,SCI4篇。
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发挥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协同基地的作用,锻炼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现有1位博士生导师、7位硕士生导师,设有7个教研室,取得规培师资证带教老师76人,高校兼职教授5人、副教授18人、讲师32人。”目前在院学生共114人,其中实习生108人、硕士研究生3人、规培生3人。今年3月24日,该院顺利通过南方医科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复评。
狠抓医疗质量管理筑就医疗安全“压舱石”
“医疗安全是医院的"生命线"!”医院负责人反复强调,“我们严格执行诊疗规范,建立"危急值"报告制度、工作流程。三年来未发生重大安全事件。”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该院为保障患者安全、提升医疗质量安全水平,严格执行医疗技术的审批和管理流程,落实分级分类管理,动态追踪限制类技术及各项新技术开展情况。建立三级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了医疗质量管理多部门多科室协调机制,职能部门联合查房、七大节节前查房、季度检查等常态化,积极开展非计划手术的主动筛查监测。充分利用OA系统落实不良事件上报制度,监控追踪,保障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持续改进。
为切实加强应急响应与救治能力,该院定期举办消防、院感、辐射、应急救治、徒手心肺复苏、传染病救治、防暴、故意伤害等应急培训演练,确保卫生应急工作有序开展,并将卫生应急工作纳入考核。医院感染管理科与预防保健科联合开展“ICU多重耐药菌暴发”“新生儿事件”“血透事件”等应急演练。
展望未来,该院扩建工程正如火如荼进行,其中包含新建综合住院楼,主要功能包括影像科、检验科、手术室、ICU、产科、新生儿科等。预计在2024年年底竣工,建成后,医院的建筑面积将增长1.12倍,医院的床位也将达到1200张。
新闻推荐
获得感成色更足 幸福感更可持续 安全感更有保障 珠海全力建设宜居幸福新都市
珠海正加快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近年来,珠海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