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上的赵兵。
采写:本报记者陈颖
摄影:本报记者陈佳哲
赵兵,珠海格力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格力新经济创投中心项目负责人。作为一名工程管理人员,下工地、督进度、解难题、盯质量,这是赵兵日常工作主线。他把参与过的每个工程都视作一份精心雕琢的作品,希望为这个城市留下值得铭记的一笔。
高新区格力新经济创投中心,计划2023年竣工验收,建成后是一个集总部办公、数据中心、科技创新、研发试验、产业化应用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园区。项目主楼高160米,还要凌空呈现出“船”的造型,从方案设计到施工建设都颇有难度。赵兵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
一栋承载创意的楼宇,是工程人把图纸变为现实。高难度楼宇的建设工艺更复杂,正是工程人业务水准的“验兵场”。赵兵介绍,由于项目“船”体部分的施工需综合考虑结构累计变形等因素,必须颠覆传统的施工工艺才有可能实现,故而将选择自下而上浇筑楼板改为自上而下,再配合吊装来打造特殊的建筑造型。“新工艺新理念不断涌现,如果不学习很快就会被淘汰。我坚信原地踏步就是退步,身为工程人就要坚持学习,要懂得更多。”赵兵说。
工程项目从设计到建成交付,中间要经历无数次策划讨论,涉及技术、人员、物资等方面。而早在项目正式施工前,赵兵和团队的同事们就已经对施工方案进行了多次讨论和调整,从材料选择到施工工艺优化,确保工程达到国家最高级别的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方案不合理,轻则耽误工期耗费财力,重则影响工程质量,这就是"大忌"。”赵兵说。
从一张图纸到一座实体大楼,工程参与者需要付出的辛劳,没有从事过这一行业的人或许很难理解。最近,赵兵还奔波在珠海报业大厦旁的珠海传媒集团文化综合体项目工地。——这里正抓紧推进基坑支护施工,预计下个月开始正式打下工程桩,正处于施工的重要节点。
基坑支护相当于先给地下室施工打开作业面。“像这样的建设节点,作为管理人员肯定要盯在现场。今天进展顺不顺利?有没有按照要求把支护桩打到预定深度?这都关系到后续地下室施工及周边建筑的安全。万丈高楼平地起,每个细节精益求精,大楼建成后才能达到质量要求和安全标准。”赵兵说。
在赵兵看来,工程管理人员需要不断适应新挑战,以百折不挠的精神为每个建筑作品的落成寻找稳妥可靠的解决方案。“真正好的建筑作品,都是在克服了重重挑战后做出来的。”赵兵告诉记者。
赵兵是万千工程人的一分子。他们执着于挑战施工难题,为城市留下一座座引人入胜的建筑。他们注重施工质量,打磨施工细节,让穿梭城市楼宇间的每个人更安心。广厦千万间,工程人的辛劳在其间。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廖明山蒋毅槿每年4月至10月是珠海市汛期。近日,记者走访水闸、联围、防汛物资中心及三防部门等地,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