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马涛通讯员苏倩雯毛宇宁梁倩雯)香洲区人民法院在努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过程中,通过加大涉民生案件执行力度,强化执行措施,不断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兑现申请执行人胜诉权益。近日,香洲法院成功执结两宗工人工资执行案件,为48名工人发放64万余元执行款。
▋出实招:
面对司法拘留
被执行人当场划款
温某等31人是珠海某生活服务有限公司的员工。今年1月,该公司突然停业,温某等31人被解雇,但未拿到工资。经过珠海市香洲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调解,双方达成和解,但其后该公司并未履行调解书确定的义务。3月29日,温某等31人向香洲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香洲法院执行干警依法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书和报告财产令,通过执行网络查控系统查询被执行人名下财产,但未发现可供执行财产。随后,执行干警立即到被执行人办公场所进行现场调查,发现早已人去楼空,现场留下的都是没有价值的废旧物品。
4月9日,执行干警依法传唤被执行人公司法定代表人袁某到法院配合调查,但袁某仍百般推脱,拒不如实申报财产状况。
为及时维护温某等31名劳动者合法权益,执行干警决定采取司法拘留措施,促使被执行人履行义务,向其宣读司法拘留决定书。此时,即将被带往拘留所的袁某才明白事态的严重性,急忙联系家属,将温某等31人的工资共计20万元执行款汇入香洲法院执行款账户,案件顺利执结。从立案到执结,执行干警加班加点,仅用12天时间,就成功追回了31名工人的工资款,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4月12日,温某等31人来到香洲法院签收收据领取款项,并向执行干警表达感谢。
▋出妙招:
多方协调沟通
成功兑付经济补偿金
刘某等17人与珠海某保健按摩中心发生劳动争议纠纷。案件经香洲法院审理后,珠海某保健按摩中心未履行生效判决书确定的义务。今年1月13日,刘某等17人向香洲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香洲法院执行干警向珠海某保健按摩中心发出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并传唤法定代表人到法院接受调查,但被执行人未履行义务,也未到法庭接受调查。执行干警到被执行人经营场所实地调查,发现被执行人经营场所已拆除,且负责人也已离开珠海。执行网络查控系统查询结果显示,被执行人没有其他可供执行财产。
案件执行眼看着就要走入“死胡同”,但执行干警没有就此却步。经查询得知,被执行人还存在关联案件。从关联案件的委托代理人处了解到,被执行人已支付了该案件所涉的工人工资部分,由于被执行人已不再营业,因此没有能力支付剩余的经济补偿金,而被执行人也因承租的经营场所在合同期内被提前收回问题正在另案起诉出租人,目前该案尚在审理中。
了解到上述情况后,执行干警与被执行人经营场所所在地街道办多次沟通,协调出租方出面,共同解决纠纷。在街道办的组织下,执行干警召集被执行人委托代理人、出租人等共同协商,最终各方对执行方案达成一致意见,由出租人通过借款方式,先行支付被执行人拖欠的员工经济补偿金。
4月6日,被执行人原经营场所的出租人将44万元款项支付至香洲法院执行款账户,全部经济补偿金到位。4月12日,刘某等17名工人来到香洲法院签收收据领取款项,案件圆满执结。
新闻推荐
根据《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经批准,对以下企业进行清算注销:1.珠海市海滨游乐中心,2.珠海经济特区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