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
“书店”之于现在的孩子而言,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从小子自幼逛书店的经历,也许可以看出点端倪。
幼儿园时,小子最喜欢去镇上的文华书城。进去后,找到几本漫画书就一屁股坐地上,津津有味看上好半天。韩国人朴京恩绘制的《儿童百问百答》真算得上是小子的“第一本科学漫画书”,初步满足了他对大千世界的探头探脑。还要求妈妈买齐这个系列,说是自己经常都想翻看的。真的就买了不少,包括《青春期与性》一册。想想孩子的许多疑惑都随年龄而增长,求索答案的能力也随年龄递增,所以没做任何藏匿与界定,所有的“百问百答”都摊放在小子面前,自然而坦荡。
上小学后,小子最喜欢的功课之一就是逛书店,去深圳、广州、香港、澳门的书店开眼见世面。平日常对他絮叨:大部分书翻翻即过,能上家里书架“存留”的,才买。娘俩也会商量着各自所需网购书册。许是言传身教有些作用,小子几次逛书店买回的书,都蛮有眼力,比如三联版《改变世界的万物图典》,比如英语版《星球大战-原力觉醒》,比如人民文学版《蓝熊船长的十三条半命》,有的书已翻烂,有的还待词汇量多些再“啃读”。
当然,逛书店于小子而言,另外还有两大吸引力:观赏各色文具和文创产品;泡书店的咖啡吧或茶吧,做作业、看动漫剧。
小子8岁那年暑假,游苏州诚品书店,一呆就是一下午,喝饮料吃点心翻看各种书,在文创衍生品柜台流连忘返,终是买了些笔、书签与明信片才作罢。
9岁到南京过年,整天闹着要去先锋书店,大年三十,陪他去了老门东分店。攥着新年红包,小子就像土财主进城啥都想买,打算带给老师同学的手信皆价格不菲。文静好看的店员姐姐也不急着打烊,耐心帮小子合计怎样才划算。一来二去的,竟是花700元带走一张贵宾卡!小子那叫一个开心啊:“妈妈,我是不是先锋书店最小的VIP?”
上小学高年级了,渐渐的,逛书店的兴奋雀跃不再,在书丛里逡巡的耐心少了。发现珠海无界书店后,倒也隔三差五去,但径直奔咖啡屋呆着,塞着耳机看视频做作业,老妈不催促就不去翻书,网络吸引力占绝对优势。
碎片化了解世界,戏剧化打量周遭,速度化追赶风潮……耽溺网络,是当今孩子面对的大坎。陪孩子继续逛书店吧,终有一天他会蓦回首:书店里曾有人生最美的光景。
萌娃子张曰:小时候最迷的书确实是百问百答系列,但长大后就发现,bilibili不比这好看?但家里这系列全套也算是对我童年的一种回忆吧,没事干的时候我也会翻出来看看,最好看的是第一本《动物》,和后面的画风完全不一样。
新闻推荐
珠海市重型货车智能视频监控报警装置及ETC装置安装工作全面启动 智能监管系统6月底前投用
本报讯记者郑振华报道:4月16日,珠海市交通运输局在信达车辆检测站举办全市重型货车智能视频监控报警装置及ETC装置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