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克里里特色选修课程成为茵卓小学的校本课程。 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廖明山佘映薇
许瀚,茵卓小学90后音乐教师。4月16日中午,许瀚走进合唱教室,利用午休时间为学校合唱团的孩子们进行合唱训练。2014年,钢琴专业毕业的他带着音乐教育的梦想,来到珠海市茵卓小学任教。7年来,他把自己定位为“成长型教师”,带着“让音乐融入生活”的理念,带领孩子们敲开音乐大门,并协助学校音乐组成立合唱团,让美妙的童声走出国门,唱响世界。
“体验式”学习敲开音乐学习之门
许瀚的音乐课堂上,总是充满着欢声笑语。
2020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许瀚录制了近10节网课,他创新地运用不同色块区分歌曲的前奏、主歌、副歌等乐曲中各部分结构,绘制“乐曲地图”把音乐形象化,让学生用眼睛感知音乐的结构和完整性,受到广泛好评。
学生的体验感、参与感是许瀚格外关注的。“学习音乐是一个变聪明、会思考的过程。”许瀚说,“创造力实际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潜能,感知音乐不仅只用耳朵听、嘴巴唱,身体律动、呼吸的频率也可以融入音乐学习当中。”他的课堂上还融入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柯达伊音乐教学法、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三大国际音乐教学法,借助先进的音乐教育理念、方法,采用趣味性的手势、游戏等,尽可能地让每一位学生参与进来,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享受音乐的乐趣。
走出国门唱响中国“好声音”
2016年,许瀚作为筹建人之一,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协同本校音乐组成立了茵卓小学合唱团。在专业老师们的带领下,茵卓小学合唱团迅速成长起来,多次走出国门前往新加坡、日本等参与国际合唱比赛,并在2020年底举办的香洲区少儿花会比赛中荣获童声组金奖。如今,这支音乐“梦之队”,已经成为茵卓小学的一张“名片”。
说起参赛经历,许瀚顿时打开话匣子,在新加坡参加第四届国际合唱比赛的经历尤其令他印象深刻。正式上台前,为缓解孩子们紧张情绪,带领他们到一个空旷的户外场地排练,吸引了不少外国人注目。其中一位外国人全程静静驻足聆听,在排练结束前为他们竖起大拇指,赞叹地说“Awesome(太好听了)”,这让孩子们信心倍增,也让许瀚深刻感受到“音乐无国界”的魅力。
每次登上舞台,与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同龄人同台比赛,对孩子们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成长。“孩子们变得更加独立,更加自信,通过比赛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自豪感。”许瀚对孩子们肉眼可见的变化感到非常欣慰,“在和当地同龄人交流的过程中,他们也将中国"好声音"传递出去,打开了一扇展示中国文化的国际交流窗口。”
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美的种子
2015年,许瀚针对高年级学生的学习需求,开设了尤克里里特色选修课程,课程一经推出就受到学生们热捧。考虑到学生需求和教学效果,他向学校推荐这门特色课程作为校本课程,面向五、六年级学生开课,建议被学校采纳。如今,学生们学习弹奏尤克里里乐曲的场景,已经成为校园里独特的风景。
“学习音乐,是感受美、追求美的过程。”许瀚喜欢把音乐学习比喻为一颗小小的种子,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们对自我的认识和对世界的感知。“从更深远角度来说,美的教育将会影响孩子们将来如何看待生活、看待世界。从小种下美的种子,长大后更可能收获充盈的人生。”许瀚说。
令许瀚惊喜的是,在先前香洲区少儿花会比赛中,他在几所中学的合唱团中发现了之前学生的身影。原来,从茵卓小学合唱团“毕业”了的孩子们,又带着对音乐的喜爱加入了中学的合唱团,这让许瀚分外感动。“从孩子们身上我能看到,美的种子已经根植在他们心中,也将融入他们点滴生活,陪伴他们茁壮成长。”他表示,“音乐教学好似一场精彩的音乐之旅,我将不断充实自己,投入全部的爱与热情,谱写"音乐育人"的华彩乐章。”
新闻推荐
塑造阳光心态 拥抱美好青春 香洲区团委心理健康教育帮扶项目走进阳春市岗美中学
香洲区团委心理健康教育帮扶项目走进阳春市岗美中学。本报记者赵梓摄本报讯记者马涛报道:近日,香洲区团委“塑造阳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