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对学生进行近视筛查。本报记者 程霖 摄
本报讯(记者刘联)昨日,“祖国花朵·睛彩未来”2021珠海市青少年儿童近视筛查工作启动,有关人员首站来到吉大小学,对该校学生进行近视筛查。
据悉,珠海市将打造“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专家指导、学校教育、家庭关注”的近视防控模式,发动12家医疗机构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中小学生视力筛查进校园、青少年眼健康科普讲座等活动,以建设数字化档案、科普教育等科学方式降低青少年儿童近视率,提高青少年眼健康水平。
“当前,我国青少年近视的发生率居全世界第一,青少年近视眼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并有向低龄化、高度数发展的趋势,在其日常工作中,还会遇到超高度近视(1000度以上)的学生。”市医学会眼科分会主任委员祁勇军介绍,高度近视不仅影响视力,同时也增加了青光眼、视网膜裂孔甚至视网膜脱离的风险,严重威胁眼健康。
据记者了解,国家卫健委2020年6月5日发布的《中国眼健康白皮书》指出,小学生近视率为36%,初中生为71.6%,高中生为81%,大学生为90%。
昨日,记者在筛查现场看到,每一名学生筛查完后,都会收到印有二维码的单张,学生及家长可通过扫描二维码了解学生的视力情况。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筛查,对珠海近视发病率的基数、各个年龄组的近视情况、造成近视的原因等找到数据支撑,进行大数据分析。”祁勇军介绍,大数据是本次筛查的重要特征,通过云端数据进行实时的筛查监控。“我们还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建立大数据中心,通过数据平台分析软件得出所需数据,让近视筛查更快捷、高效,近视防控更有针对性。”
记者了解到,这套青少年视力监测体系主要实现三大功能:儿童青少年视力视觉档案管理、视力健康数据监测、数据智能统计分析,主管单位或执行机构可应用筛查大数据,对不同地域、年龄、群体的儿童青少年视觉发育相关因素进行大数据分析及课题立项,如眼压、角膜形态、眼轴长度、眼球发育及遗传等不同特征为影响因素。
市卫健局副局长柴宏亮表示,珠海市有30余万名中小学生,目前开展的是第一期,对15.4万名小学生进行近视筛查,下半年将启动对初高中和幼儿园学生的视力普查,希望通过大规模的学生普查,搞清楚全市中小学生近视发生率,并通过不断的工作,使中小学生近视率达标,为维护孩子视力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新闻推荐
珠海市儿童公园计划今年内初步建成开放 打造儿童游戏空间与生态结合城市公园
□本报记者马涛3月22日上午,珠海市儿童公园项目在香山驿站举行动工奠基仪式。时隔一个月,记者4月21日从该项目代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