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廖明山佘映薇报道:我国自主空间引力波探测天琴计划合作组又迎新成员。近日,中山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在上海签署我国自主空间引力波探测天琴计划的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学科、人才资源优势,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人员互聘、项目申报、资源共享等方面全方位展开合作。
引力波探测是全球基础研究的热点之一,科技部于2020年立项“引力波探测”重点专项,面向引力波研究发展前沿,围绕引力波探测研究的重大科学问题和瓶颈技术,提升我国引力波探测研究的创新能力。
中山大学校长罗俊院士在签约仪式上表示,天琴计划瞄准的是基础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通过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和培养创新科技人才分步实施科学计划。“上海交大在航空航天领域有着深厚而扎实的积淀,两校联手将掀开双方合作推进天琴计划的新篇章。”
“交大非常荣幸能够参与到中国原创的空间引力波探测方案当中,希望未来两校加强合作,继续发挥各自优势,为中国在空间引力波探测领域的发展作出贡献。”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院士在签约仪式上表示。
据介绍,天琴合作组于2018年正式启动,到目前合作组已有20个国内高校和研究院所,还有8个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成员。“合作队伍的扩大,一方面体现天琴计划自始自终是开放性的科学计划,一方面也说明中国自主的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具有吸引越来越多科学家参与的魅力。”罗俊说。
天琴计划由中山大学领衔实施,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规划建设项目,其配套建设的天文观测台站和大南山应急避险工程在珠海落地建设。据了解,天琴计划以探测毫赫兹附近频段的引力波为目标,是以中国为主导的国际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根据该计划,2035年前后,在距离地球约10万公里的轨道上部署三颗卫星,构成边长约为17万公里的等边三角形星座,在太空中建成一个探测引力波的天文台。
新闻推荐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陈治家通讯员李宁)随着头顶上一阵轰鸣声,24日上午9:30左右,一架直升机稳稳地停在南海东部第一个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