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郑振华
“省委、省政府发布的《关于支持珠海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珠海要建设枢纽型网络化综合交通体系。这同时突显出交通建设在珠海打造重要门户枢纽战略定位中的重要作用。”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林粤海在接受采访时说,作为交通运输部门,将以《意见》的出台为契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加快建设珠江口西岸综合交通新枢纽,将交通触角遍及城市周边乃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加速推进大湾区交通一体化,促进人员、货物、资金、信息等诸多要素在大湾区的高速便捷流动与互通,进一步提升大湾区市场一体化水平,为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林粤海表示,珠海市高度重视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近年来通过持续实施交通大会战,初步构建起以“一桥、双港、两铁、两横四纵、多枢纽”为代表的要素相对齐全的大交通系统,建成了港珠澳大桥、洪鹤大桥、金琴快线等跨越东西、纵贯南北的交通骨干路网,珠海港高栏港区15万吨级主航道工程、珠海港高栏港区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等项目竣工验收。同时,珠海大力支持民航业发展,珠海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万人次,跨入国内千万级大中型机场行列;聚焦“海陆空铁”大交通全面发展,努力让群众出行更加方便、快捷、舒适、安全。
“《意见》提出的新定位新目标,为珠海交通运输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林粤海认为,城市要发展,首先要完善的就是交通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着城市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交通地位更是直接决定着城市地位。《意见》用大量篇幅对实现“打造珠江口西岸综合交通新枢纽”作出具体部署,提出了三大措施:建设珠江口西岸轨道交通中心、织密内联外拓的高快速路网,以及打造区域航空航运枢纽等。同时,在公布的16项《重点政策事项清单》里面,就有包括“规划建设珠海至肇庆高铁、广州至珠海(澳门)高铁”等7项政策与交通运输工作直接相关。
林粤海透露,在与周边城市的路网对接方面,珠海一方面向东围绕深中通道加强与湾区东岸的交通衔接,推进金琴快线北延段连接中山东部外环高速公路南段,实现与深中通道的快速衔接,其中金琴快线北延段一期计划于年内建成通车,二期工程计划于2023年建成通车;同时珠海市也在积极主动协调中山市有关部门加快推进中山东部外环高速公路南段的前期工作,力争与深中通道同步建成通车。另一方面向西提升港珠澳大桥向粤西地区的辐射作用,加快建设鹤港高速,其中一期工程至机场高速段计划年内通车,二期工程计划2022年通车,黄茅海跨海通道计划2024年通车,同时推进珠峰大道西延线至江门(新斗跨海通道)、G228线南门大桥扩建的前期工作。向北推进高栏港高速北延线、中山西环高速南延线和横琴第三通道北延线,进一步完善与广州、中山的对接通道。
在城市内部高快速路网建设方面,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力争实现“十四五”期间每年通车一条高快速路(桥)。2021年建成金琴快线北延段一期、高新互通、兴业快线迎宾路支线、兴业快线南段人民路下穿立交、前山至南屏次干道(南屏二桥)、香海大桥主线;2022年建成金海大桥、兴业快线北段;2023年力争建成兴业快线南段、京珠高速连接线快速化改造;2024年建成金港大桥、情侣北路北段;2025年建成珠海隧道、兴业快线南延段、省道S272改线段、金溪大道。
在打造区域航空枢纽方面,一是加快推进珠海金湾机场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计划2023年完工,建成投产后客运保障能力将提升至2750万人次/年;二是加快珠海机场航空物流园项目,计划2021年底完工,建成投产后货运保障能力将提升至20万吨/年;三是加快推进机场综合交通枢纽项目,计划2023年完工,建成后将成为城际、地铁、公交、出租、长途客运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一体化的交通枢纽;四是抓紧完成珠海机场新一轮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目前珠海机场第二跑道规划方案已上报;五是加快推动珠海机场设立国际口岸、开通国际航线,建设国际化的空港枢纽;六是加快建设莲洲通用机场二期,推动莲洲通用机场开通口岸。
在打造区域航运枢纽方面,珠海市大力建设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重要枢纽港,推动选址万山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超大型枢纽港,开工建设高栏港集装箱码头三期等深水泊位,加快建设深水航道、防风锚地和疏港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江海联运”“海铁联运”。
新闻推荐
进入珠海后,如祺出行“涟漪”模式将在大湾区西片区开辟新的中心,向周边区域辐射,助力大湾区城际通联。4月22日,如祺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