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的“车顶维权”到广州等地的事故后燃烧,近期频频出现的刹车失灵、自燃等案例,将新能源汽车推向了风口浪尖。一边是各路资本纷纷杀入新能源汽车产业,一边是事故频发引起公众担忧。如何看待高速发展过程中的安全事故?电池安全问题的关键在哪里?新能源汽车还能不能安心开?
新能源汽车事故频发
近一段时期,快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事故频发,除了发生事故后起火燃烧、由于电池原因引发的自燃外,还有刹车失灵等问题。
4月17日,广州增城一辆特斯拉发生事故后起火燃烧,一名乘客死亡,事故原因尚在调查。同日,美国休斯敦一辆特斯拉汽车发生事故并起火被烧毁。
4月14日,广州市天河区一辆小鹏汽车在充电时自燃,企业称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
引发舆论焦点的“刹车失灵”原因依旧争议未明。在上海车展发生“车顶维权”事件后,特斯拉被曝出在海南等地出现过多次刹车失灵案例。作为新能源汽车标志性企业,特斯拉面临着信任危机。
多名业内人士表示,根据现有统计数据,新能源汽车的起火事故率比传统燃油车低。但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交通工具转型发展的方向,公众对此高度关注和敏感,在心理上放大了不安全感。这些事故一定程度上可以让“高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降降温、墩墩苗,让产业更加健康发展。
长续航下的高镍风险
电池为何“易着难灭”?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威认为,大容量动力电池起火后扑救难度大,复燃风险高,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痛点。
在行业“里程焦虑”“续航焦虑”背景下,长续航成为行业集中攻坚的头号任务。当前解决这一问题主要有两种技术路线,即三元聚合物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
作为广泛应用的产品,三元聚合物锂电池中的镍最主要的作用是提高能量密度,即单位储电量。为提高续航里程,电池正极材料中镍比重越来越高,与钴和锰的比例从最开始的1:1:1提升到5:2:3,再升到6:2:2,最后升到8:1:1。
珠海中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章明说:“高镍三元材料的热稳定性较差。镍含量越高,电池能量密度越高,但同时电池热失控的风险也越高。”
填补系统检测“盲区”
章明表示,与传统燃油车根本性的差异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控系统是运营关键环节。如果没有专业的系统检测机构,没有汽车企业提供相应的行车数据作支撑,只对新能源汽车的硬件进行检测,结果可能就是“无异常”,实际可能暗藏风险。
业界人士建议,应提高政策适配性,建立新能源汽车检测与评估标准体系,“年审”和日常保养应纳入动力电池性能检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要求汽车都必须进行年检,但现行的检测指标都是针对传统燃油汽车的。”章明表示,纯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还没有具体的“年审”标准,需要制定年检合格的标准、可实施年检单位的准入门槛等。
当前,智能网联汽车正在从交通工具变成移动智能终端、储能单元和数字空间,一辆汽车上有几百个传感器,由此产生海量的汽车数据、用户数据、路网数据等。如何储存数据、传输数据、使用数据,成为监管部门、整车企业和数据公司等必须面临的重大课题。
“数据正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核心机密,企业不可能把所有数据都提供给监管部门。但如果监管部门数据都不掌握,怎么去监管?怎么去支撑公共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胡义湘说。
(据新华社广州4月27日电)
新闻推荐
羊城晚报讯记者钱瑜报道:26日,珠海横琴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联合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澳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