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中两地开展前山河流域水质联合监测,高位推进前山河水环境综合治理。本报记者 吴长赋 摄
本报讯记者郑振华报道:为加强前山河流域整治工作力度,高位推进前山河水环境综合治理,4月23日,珠海市生态环境局联合中山市生态环境局在前山河流域开展2021年珠中两地前山河流域水质联合监测工作。
联合工作组分别在安阜涌涌口、鹅咀涌涌口、格力仓库跨界断面以及沙心涌进行现场采样,水样采集后分别送往两地监测机构实验室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将作为下一步前山河流域整治科学数据参考。
据了解,目前,珠海市已建立前山河治理长效机制和整治联动机制,通过立法明确规定前山河流域的规划、建设、水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成立前山河石角咀水闸国考断面“一市一策一专班”工作组,及时研判分析前山河石角咀水闸国考断面存在问题;建立水务、城管、生态环境及运营单位多方联动的涉水排污单位监管机制,对溢漏入河排口进行溯源整改;在全省率先开展前山河流域排污许可全覆盖试点,提前一年完成184家涉水企业排污许可证核发和登记全覆盖;建立珠中两市前山河达标攻坚长效机制,加强两市联动执法、信息共享和沟通协调,每季度在前山河流域开展中珠联合执法行动,严厉打击涉水环境违法行为。
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前山河水质由Ⅳ类提升到Ⅲ类,创5年来最佳水平;石角咀水闸国考断面主要污染因子氨氮项目年平均浓度为0.70mg/L,较2019年的1.42mg/L大幅度下降了50.7%,2016年以来首次达到Ⅲ类(1.0mg/L)标准。
据介绍,珠海市生态环境局将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工作,进一步做好前山河流域水质监测工作,持续强化珠中两地协作,进一步完善监测信息共享机制,构建前山河整治联动模式,及时掌握前山河流域水环境质量变化情况,严厉打击涉水环境违法行为,推动前山河流域水质环境持续改善。
新闻推荐
珠海市多措并举推动“烂尾楼”整治处理 全市71个“烂尾楼”项目已盘活15个
□本报记者马涛允许“烂尾楼”项目与其他项目合宗开发、联动开发,“烂尾楼”项目认定等事权全部下放区级政府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