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梓泓捐献造血干细胞帮助白血病患者重燃生命希望。本报记者 吴长赋 摄
□本报记者廖明山佘映薇
最近,珠海大学生姚梓泓多了一个身份——全国第11171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姚梓泓是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2017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4月下旬,他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帮助一位罹患白血病的患者重燃生命希望。
2019年,在家乡汕头,年满18岁的姚梓泓第一次献血,将其作为自己的“成人仪式”。当时,经志愿者讲解,他决定留下血样,成为中华骨髓库的一名等待捐献志愿者。2021年2月24日,姚梓泓接到汕头市红十字会的电话,称他与一名患者配型成功,询问他是否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听到自己配型成功的消息,姚梓泓在惊讶之余难免有一丝紧张,他仔细查阅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具体流程及相关情况,咨询了就读医学专业朋友的意见,最终决定参与捐献。
经过配型吻合的再次确认、全面体检后,4月14日,姚梓泓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在住院的5天里,姚梓泓每天需要注射造血干细胞动员剂,为捐献做准备。由于干细胞的增殖,他时不时感到腰痛。
但这个坚强的男孩没有喊疼,他说:“随着每天动员剂的注射,我觉得自己离捐献又近了一步,很快就能救助患者,这种期待每天都支撑着我。”
4月21日上午,姚梓泓开始了造血干细胞的采集。他的捐献对象是个成年人,需要的造血干细胞相对较多,采集进行了3个多小时。其间,为了确保采集顺利,姚梓泓不能移动。“但我身边有一群志愿者一直关心、陪伴着我,喂水喂食帮助我补充能量,他们的付出令我十分感动。”姚梓泓说。
姚梓泓提到,在捐献过程中,他所在的血液科有许多住院患者仍在等待捐献。每次看到他们,姚梓泓都会想到那位素未谋面的受捐者。“我只是做了一个小小的决定,却能在百万分之一的概率中挽救一位患者的性命,这对我来说是一件幸运的事。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得到帮助。”
记者了解到,在平日里,姚梓泓积极行善,乐于奉献。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际,姚梓泓加入了武汉籍朋友组建的公益团队“好多云”,作为志愿者推行“从广东到湖北”公益项目,为湖北募集医疗物资。其中,姚梓泓主要负责寻找货源和协调捐赠事宜。最终,这个公益团队向湖北捐赠了价值40万元的物资。
新闻推荐
男子突发心脏骤停命悬一线 珠海两家医院果断处置上演生死大营救
制图:赵耀中5月3日,记者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珠海医院(珠海高新区人民医院)获悉,“五一”假期,一名36岁的男性患者突发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