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虒情画忆”宣传海报。 一束鲜花寄哀思。 绵虒镇绵丰村珠海渔女雕像。图片由受访人提供
本报讯记者廖明山张映竹报道:昨日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虒情画忆”5·12灾后重建珠海援建影像记录展在四川省北川县“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正式开展,展期将持续到6月18日。
汶川县绵虒镇,是一个许多人感到陌生的地名,却让珠海人温代贤牵挂至今。时间回溯到2008年,8级强震猝然袭击汶川,珠海市积极响应成立了对口援建汶川县绵虒镇恢复重建工作小组,温代贤就在这个小组中。
从震后到振兴,寻找水源、勘察地形、规划道路……温代贤在用相机记录援建工程进度、质量的同时,也匆匆记录下了所到之处的风土人情和援建生活的苦与乐。作为路桥工程师的他,绵虒的每一条村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也在近200公里的进村(组)道路、净水厂、人畜饮用水及农田灌溉工程、村居村民活动服务中心等重建工作中,见证了这个大禹故乡的涅槃重生,看到了川北群山之巅“云朵中的民族”笑容重新动人,也留下了珍贵的时代影像……
2019年4月,温代贤将精心整理的200余张珠海援建绵虒影像捐赠给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希望更多的人能透过这些照片了解曾经的绵虒,也希望把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传递给每一位来到纪念馆参观的人。
展出的摄影作品中,有的记录着陡峭山路间风尘仆仆的路人,有的记录着羌族姐妹接到援建人员送来玩具时喜悦的笑容,有的记录着受灾家庭搬进新家的欣慰一刻……十余年过去,镜头中的很多场景已经成为历史不复再现,但始终不变的是绵虒镇人民和珠海援建者们的乐观、淳朴、善良和坚强。据纪念馆负责此次展览工作的罗雅文介绍,展览以援建者的视角带领参观者感受绵虒、珠海两地的血脉相连和深情厚谊,见证那一段奋发图强的时光。这份以援建为纽带建立起来的情谊将绵延下去,未来两地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也将持续不断。
十年来,温代贤时常会回到绵虒镇,看望他熟悉的地方。今年,他去到了绵虒中学遗址,为当年罹难的孩子们献上了一束鲜花。“不是买的花,这些花就是孩子们平时采摘来玩的,他们都认识。”如今,站在绵虒镇这片曾经为之奋斗过的土地,放眼望去,岷江两岸千山绿,空气中弥漫着让人平静的生活气息,大自然的画笔在这片曾经满目疮痍的土地上,重新渲染出浓墨重彩。沿着213国道,绵虒境内整齐划一的羌族风格农房在岷江畔熠熠生辉,绵虒镇绵丰村竖立起的大禹雕像和珠海渔女雕像象征着两地携手再造新绵虒的壮举。“咔嚓咔嚓”温代贤再次举起相机,记录着、感动着……
新闻推荐
珠海市“生态环境双周论坛”第四期开讲 探讨有效化解环境热点问题
本报讯记者郑振华报道:5月7日下午,珠海市“生态环境双周论坛”第四期活动在市生态环境局办公大楼12楼会议厅举办。主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