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廖明山佘映薇
风起南海,潮涌珠江。这里,是中国改革开放得风气之先的地方,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3月29日,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支持珠海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意见》,给予珠海经济特区再出发“一锤定音”的方向指引。《意见》赋予珠海创新发展先行区的战略定位,以及打造科技创新新高地的重要任务。科技创新,再度被摆在珠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位置。
建设“创新发展先行区”,珠海该如何发挥独特优势?打造“科技创新高地”,珠海该如何把握关键节点落实任务?为此,珠海传媒集团记者采访了珠海市科技创新局相关负责人,深入解读《意见》赋予珠海的新使命、新任务,围绕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培育壮大创新主体、打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集聚区等展开探讨。
发挥国内国际双循环交汇点重要作用
“创新发展先行区这一重要战略定位的提出,既是省委、省政府立足国家的战略需求,对珠海提出的殷切期望,也是珠海市委、市政府根据自身发展的现实需求作出的必然选择。”市科技创新局副局长伞景辉表示。(下转03版)(上接01版)放眼整个广东,奔向创新发展先行区的珠海,将展示怎样的特色和亮点?“从中国最早建立的经济特区之一,到国务院赋予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定位,再到携手澳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一极,珠海的区位优势是无可替代的。”伞景辉认为,在今天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当中,珠海将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发挥更大的作用。
从空中俯瞰,珠澳与深港,分守珠江口东西两岸,港珠澳大桥又使珠海成为唯一与港澳路桥相连的城市。伞景辉表示,这一独特区位使珠海具备广阔空间与机遇,便于主动承接深圳、港澳创新资源的外溢,从而更好地探索创新发展先行区的建设,更好地辐射带动珠江口西岸城市的发展。
“与此同时,珠海处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交汇点上,肩负着支持澳门产业多元发展的重任,我们将紧紧把握推动建设横琴粤澳深度合作示范区这一抓手,重点围绕科技创新资源跨境流动做文章,吸引港澳尤其是澳门高端科技创新资源汇聚珠海。”伞景辉说。
一方面,珠海将充分发挥澳门在政策制度软环境上的优势,借鉴澳门与国际接轨的制度政策方面的经验优势,努力实现两地政策的有效衔接;另一方面,珠海将利用澳门的国际化平台,将国际高端人才、前沿技术、优势产业吸引到横琴,并向国家争取重大科技资源落户横琴,同澳门携手共同培育新兴产业,发挥国内国际双循环交汇点的重要作用。
《珠海科技创新促进条例》将于今年发布
《意见》中提出,“支持珠海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根据授权对省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赋予更大改革发展自主权”“能放则放、应放尽放”……省委、省政府赋予珠海的自主权、新机制,无疑为经济特区“特事特办”开辟了政策落地的捷径,也为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释放了更大空间。
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就要对制约创新的难点、堵点动真刀。“围绕打造科技创新高地这一重点任务,我们将进一步着力从顶层设计入手,通过修订特区自主创新条例、全面深化改革等方式,破除制约科技创新发展的理念和体制机制问题,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市科技创新局综合规划与政策法规科科长冯影雪表示。她透露,《珠海科技创新促进条例》预计于今年发布。
具体而言,珠海将遵循科技创新发展规律,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制定珠海市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改革方案,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在科技项目管理运行机制方面,将以“揭榜挂帅”等制度为重点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将于近期出台珠海市科技项目揭榜制改革方案。与此同时,该局还将完善科技绩效评价机制,推进科技“放管服”改革,精简优化科研项目过程管理,制定珠海市科技计划绩效评价改革方案。健全科研资金跨境使用、科技成果跨境转移转化、高层次人才跨境流动等机制,加强科技创新合作尤其是港澳的交流合作,推动全球高端资源集聚。
打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集聚区
放眼海洋,由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建设的全新“海洋物种”——智能型无人系统母船将于今年年中开工建设;在横琴先进智能计算中心,每秒达116亿亿次的强大算力已为近百家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算力支持;在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符合中国内地及欧盟认证标准的GMP中试生产、研发、检测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专业化公共服务平台已建成……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一个地区科技综合实力的集中反应,对人才凝聚、产业建设具备显著的带动作用。据介绍,目前珠海主要建设南方海洋实验室、横琴先进智能计算中心两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尚缺乏国家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这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贯穿创新主体发挥作用的全过程,因此在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谋划引进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将是我们重要的工作方向。”伞景辉表示。
人才,是科技创新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从“百万科技重奖”,到被誉为珠三角地区最优人才政策的“珠海英才计划”,珠海将如何在招才引智、广纳英才方面加大力度、实现突破?
伞景辉介绍,珠海将探索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优化引进培育创新创业团队政策措施,为市外创业团队亮起“绿灯”,鼓励工商登记住所不在珠海辖区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端创业团队参与珠海市创新创业团队项目遴选;探索对引进战略科学家和具有颠覆性技术的创新创业团队可以“一事一议”“一人一策”。
接下来,市科技创新局将进一步强化招商引智理念,以人才带动团队、项目落户珠海,大胆“走出去”,到北京、上海、深圳、西安、武汉等人才聚集城市,进一步引进、培育大型科技创新企业和高端科技创新创业团队,形成更多领军型的企业和人才。
“在新修订的《珠海科技创新促进条例》中,专门把科技人才引进与培育作为单独一章,非常值得期待。”伞景辉说。
与此同时,随着珠海科技大学建设提上日程、澳门科技大学珠海校区、澳门科技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等多所珠澳合作办学校区加快建设,高校将成为珠海青年人才成长成才的“蓄水池”,成为国际高端人才、产业人才的聚集地,为珠海打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集聚区注入动力。
新闻推荐
华平社区“民生微实事”关注校门口雨天接送孩子乱象 侨光小学要建风雨长廊
出席议事协商会议的各方代表举手表决一致通过风雨长廊项目建设。本报记者赵梓摄本报讯(记者何进)“今天真是太高兴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