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灏菀张景璐)为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18日,“垃圾分类模拟执法活动”在外伶仃岛启动,该活动将持续2周,营造垃圾分类新风尚。
记者了解到,“垃圾分类模拟执法活动”通过常态化走村入户巡查,让海岛居民、商户、游客等主体提前掌握垃圾分类在法规中的行为规范。同时,通过“负面清单”的形式,梳理汇总不同主体在垃圾分类过程中可能存在违反《珠海经济特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的行为,加强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该活动,将进一步加强执法人员对执法流程的熟悉和掌握,构建“指导-劝导-纠正-处罚”逐级递进的工作模式,更好地将柔性宣教和刚性执法有机结合,助推垃圾分类的顺利实施。
活动当天,镇人大代表们走访入户,向商户发放了《珠海经济特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下称《条例》)和垃圾分类宣传册,对垃圾分类进行宣传指导,为商户耐心细致地解读《条例》,解答商户有关垃圾分类的问题。
据悉,担杆镇在垃圾处理方面大胆创新、积极作为,取得“三个率先、一个最早”的显著成效:率先开展垃圾在岛处理试点,率先开展垃圾资源化回收利用,率先开展定时定点收集,最早开展垃圾分拣场建设。近年来,通过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海岛垃圾分类设施不断完善,垃圾分类意识逐步深入人心,构建形成离岸海岛自成体系的资源再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系统。
下一步,担杆镇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在持续做好宣传教育的同时,加强监督执法,推动垃圾分类切实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将垃圾分类打造为引领横琴新区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靓丽名片。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新年报道:5月18日,记者从林芝市米林农场供水工程项目现场获悉,经过为期28天的施工,项目主体工程已经完成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