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东深入社区走访调查。本报记者 曾遥 通讯员 杨小江 摄
道路旁、草丛中、大树下,四处停满了车——城中村居民饱受停车难困扰。近日,南湾交警大队“路长”民警果断出手,结合“民生微实事”工作,合理规划停车位,并推出“限时共享车位”创新举措,有效利用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场,大大缓解了南屏镇部分城中村的停车难题。
□本报记者廖明山陈雁南
南联村位于南屏镇富兴社区,原住村民有2000多人,还有7000多名外来人口在此租住。去年开始,该村停车难问题越发突出。由于停车位严重不足,车辆到处停放,停车秩序十分混乱。作为一个城中村,南联村还未实行封闭式管理,村里还停放了许多外来车辆。
南屏十二村也面临着同样的停车难题。许多租户在金湾区、斗门区上班,通勤主要乘坐班车,他们的私家车便停放在村里,更加剧了停车难。因为村中没有停车位,一些村民只能把车停在大马路边,导致周边道路通行受到影响。
推行“路长制”后,城中村停车难成为南湾交警大队遇到的首要挑战。
南湾交警大队负责南联村片区的“路长”民警李东东、陈复海、黄冠利用推行“民生微实事”的有利契机,联合南屏镇干部一起走访了解实情、寻找解决方案。经过多方商讨,决定在南联村实施封闭式管理,车辆出入自动录入车牌,限时免费停放,超时将计时收费。这种做法形成了示范效应,南屏镇其他村也在逐步安装道闸。
村里没有规范的停车位,停车秩序混乱,剐蹭事件不断。针对这个问题,李东东联系上南屏镇相关负责人,利用“民生微实事”项目,为村里规划规范的停车位,目前已完成停车位施划工作。“南屏十二村已经把能划停车位的地方全部划上线了。作为配套措施,十二村周边道路允许夜间9时到次日7时停车。”李东东说。
然而,城中村夜间停车需求仍未得到满足。李东东他们经过和南屏镇政府协商,又创新性推出“限时共享车位”举措。
南屏镇坪岚路上分布着镇政府、税务、银行等多个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这些单位的停车场到了晚上基本闲置。经研究决定,由政府部门先行先试,协调带动周边企事业单位,在18时下班后到第二天8时上班前,共享单位停车场供附近居民使用。据初步估算,该“限时共享车位”创新举措可增加100多个停车位,基本满足附近居民停车需求。作为配套管理办法,所有进入车辆都将被录入信息,如果有车超时不开走影响办公,前两次警告,第三次录入黑名单后不得再使用任何共享车位。
“以前整天忙着查处违停,现在忙着协调各方尽量增加停车位。停车问题解决了,罚单开得少了,各方群众更满意了。”李东东感慨道。
在“路长”民警们的努力下,南屏镇不少城中村以及周边道路的停车难问题开始缓解。值得一提的是,南屏科技园28条道路即将启动改造,路边停车位的设置也是其中一项改造目标,这些道路完成升级改造后,预计可提供上千个停车位。
新闻推荐
斗门公安开展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活动 剖析电信诈骗非法集资等典型案例
本报讯(记者康振华)2021年5月15日,是第十二个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为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经济犯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