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耿晓筠报道:26日,中国人民银行珠海市中心支行发布最新数据显示,珠海存款余额首破万亿元大关,存贷比升至历史高位。
规模突破,存款余额破万亿元,资金集聚态势明显加快。据统计,4月末,珠海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0156.96亿元,成为省内第五个存款余额破万亿元的城市,同比增长7.5%,比年初增加552.45亿元。据介绍,珠海市存款余额破千亿历时28年(1978年-2005年),再破万亿历时15年4个月,资金集聚势头持续加快。从结构来看,住户和非金融企业是存款的主要贡献部门,4月末余额占比分别为23.7%和56.6%,其中非金融企业存款占比居全省第一。非金融企业存款占比高,主要得益于一批头部企业向好发展和较好的资本市场融资能力。数据显示,4月末珠海市企业资本市场融资余额2556.84亿元,规模居全省第三。今年以来,住户和非金融企业存款均保持较快增速,4月末余额同比均增长12.7%,比年初分别增长159.16亿元和386.89亿元。
配置增强,存贷比升至历史高位,融资需求主要来源于五大领域。数据显示,4月末,珠海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达8203.38亿元,同比增长16.7%,比年初增加577.12亿元,其中住户贷款和单位贷款余额占比分别为39.4%和57.5%,存贷比为80.8%。据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珠海市存贷比经历两次较长时间段的上升,第二次上升时间段为2006年至今的15年间,累计上升32.8个百分点。从贷款增量结构来看,推动第二次存贷比上升的融资需求主要来源于基础设施、制造业、批发零售、房地产和建筑业等五大领域,以上领域贷款累计增量占各项贷款累计增量的比重为80.2%。今年以来,个人经营性贷款、汽车消费贷款、单位并购贷款和票据融资增长较快,同比分别增长41.5%、41.7%、40.1%和39.7%。
份额提升,存贷款余额占全省比重持续上升,与第二梯队城市的相对差距明显缩小。据统计,4月末,珠海市本外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占全省存、贷款余额的比重分别为3.7%和3.9%,占比自2006年以来持续上升,累计升幅分别为1.0和1.9个百分点。横向来看,珠海市存、贷款余额均连续多年居全省第5位,并与第二梯队城市(东莞、佛山)的相对差距明显缩小。4月末,珠海市存款余额相当于佛山的51.4%和东莞的53.8%,分别较2006年初相对水平上升25.4和20.4个百分点;贷款余额相当于佛山的52.6%、东莞的59.7%,分别较2006年初相对水平上升30.3和28.1个百分点。
主体多元,银行业机构数量居全省前列,各类机构业务发展并驾齐驱。4月末,珠海市银行业机构共计47家,网点502个,从业人员超11000人,其中分支机构39家,法人机构8家,银行业机构数量次于广州、深圳、佛山,居全省第4位;法人机构种类仅次于广州、深圳,居全省第3位,其中城商行1家、农商行1家、外资行1家、财务公司2家、村镇银行2家、金融租赁公司1家。从市场份额来看,随着新机构入驻和设立(2006年以来新设机构16家),四大国有银行市场份额占比下降,股份制银行和法人机构市场份额上升。4月末,四大国有银行存贷款市场份额分别为39.3%和41.0%,自2006年以来分别累计下降27.0和14.2个百分点;股份制银行存贷款市场份额分别为27.9%和27.3%,分别累计上升9.4和7.5个百分点;法人机构存贷款市场份额分别为18.6%和16.4%,分别累计上升6.6和14.5个百分点。
新闻推荐
“最美珠海人”陈梓恒。本报记者郑振华通讯员赵心月摄□本报记者郑振华陈梓恒,1996年出生,2018年入党,是珠海水控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