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湾中心渔港严格实施进港管控措施。本报记者 吴长赋 摄
本报讯(记者廖明山蒋毅槿)近期,省内出现新冠肺炎本地疫情,珠海外防输入疫情形势严峻,如何做好海上流动渔民的疫情防控工作?6月3日上午,记者来到洪湾中心渔港了解相关情况。
在洪湾中心渔港入口处,记者看到渔港管理方实施了严格的进港管控措施,外来进出港人员及车辆一律要严格落实“测温、扫码、登记”等措施,港内人员必须佩戴口罩。在洪湾中心渔港公务码头,一辆装载含氯消毒剂的消杀车正在码头匀速行进,进行消毒杀菌工作。
“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始终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每天两次对码头环境全面消杀,同时,冻品或其他鱼货进场除了正常的疫情防控消杀,我们还委托第三方对涉及到的公共环境等进行核酸采样检测,目前结果均为阴性。”洪湾中心渔港发展有限公司助理总经理董大伟告诉记者,因应近期穗深两地疫情形势,洪湾中心渔港管理方将加强对渔船卸货的管理工作,加大抽查力度,防范疫情风险从海上流入珠海市。
据了解,为抓好疫情防控,筑牢港澳流动渔船防控境外疫情输入“海上”防线,珠海市成立市港澳流动渔民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建立多部门联合机制,加强各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共同做好渔港疫情防控工作。与此同时,珠海市持续加强对流动渔船的管理工作和冷链水产品的抽检和指引工作,制定了《珠海市港澳流动渔民和渔工境外疫情输入防控工作方案》等一系列防控港澳流动渔民疫情输入的工作措施,统筹协调各成员单位落实防控责任,确保疫情防控工作无死角。
珠海市在防疫期间指定洪湾、桂山两个渔港为全省流动渔船渔货交易、补给渔港,流动渔民可上岸交易、渔船维修、紧急医疗等,两个渔港划定了流动渔船专门的停泊区域,在外围设置了围栏、标识,与内地渔船停泊保持一定距离,联合卫健、渔政、公安以及流渔办在渔港设置联合检查点,进行闭环管理。
“渔民进入渔港,第一件事就是要进行核酸检测全覆盖以及对渔船轨迹的认定。目前,珠海市在海上生产的渔船还有75艘,我们也在每天对这些渔船的船位、船上人员变动等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市港澳流动渔民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祝润华告诉记者,珠海市积极安排渔民开展疫苗接种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港澳流动渔民和内地渔工出入境核酸检测12979人次。在珠海市入境上岸的内地渔工1950人,其中符合疫苗接种条件的内地渔工1414人,已接种疫苗的内地渔工1318人。
新闻推荐
“龙舟水”正式上线 一天两现“红暴” 珠海市积极应对强降雨天气
本报讯(记者苏振华)受强盛西南季风影响,6月1日凌晨起珠海市普降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并伴有雷暴和短时大风。本场强降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