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政执法人员联合流渔办工作人员冒着炎炎烈日,引导渔船有序进入停泊区锚泊,保持航道畅通,并安排渔民有序上岸进行核酸检测。本报记者吴长赋 摄
本报讯(记者廖明山蒋毅槿)根据珠海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部署安排,近日,珠海市在桂山岛设点对港澳流动渔船过境内地渔工和随船来的港澳流动渔民开展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工作,整个过程实行闭环管理。
此项工作涉及港澳流动渔船118艘、港澳流动渔民及内地渔工767名,时间紧、人员多,且疫情输入风险较高。珠海市港澳流渔办、珠海边检、珠海市卫生健康局、珠海市农业农村局、珠海渔政支队、横琴新区桂山镇等部门共同商定专项工作方案,提前做好相关防护和准备,防患未然。
记者了解到,相关职能部门通过“定人联船”机制进行动员,多次联系渔民,准确核实返回桂山渔港的港澳流动渔船和报名接种疫苗渔民数量,并对港澳流动渔民码头隔离区进行勘察和布置,对渔船停泊位置进行设定,协调边检、渔政派出船只进行安全警戒,珠海海警局加强对桂山海域的巡查。
6月8日至9日,港澳流动渔船陆续驶入桂山岛中心洲煤气码头对开候检水域。按照分工部署,珠海渔政支队执法人员、市流渔办人员冒着炎炎烈日,引导渔船有序进入停泊区锚泊,保持航道畅通,并安排渔民有序乘坐交通艇上岸进行咽拭子采样。
9日下午6时,渔工全员核酸采样结束后,渔政执法人员立即驾驶快艇与市疾控中心医护人员将核酸检测样本送回市区检测,为渔工在10日早上接种新冠肺炎疫苗争取了时间。当天晚上9点返回桂山岛后,执法人员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继续加强港内候检区巡查,防止港澳流动渔民及渔工违规登岛,并做好应急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准备。
6月10日早上,核酸检测结果反馈,767名港澳流动渔民及内地渔工核酸检测结果全部阴性。随后,疫苗接种环节正式开始,工作人员通过闭环管理将渔民运至桂山文化中心接种疫苗,为符合条件的537名过港作业内地渔工进行了疫苗接种,全体人员无不良反应。至当天下午13时40分,118艘港澳流动渔船全部有序离开了桂山渔港,返回香港生产。
据了解,珠海市在防疫期间指定洪湾、桂山两个渔港为全省流动渔船渔货交易、补给渔港,全省流动渔船可在上述两个渔港销售渔货和补给,流动渔民可上岸交易、渔船维修、紧急医疗等。渔港划定了流动渔船专门的停泊区域,在外围设置了围栏、标识,与内地渔船停泊保持一定距离,卫健、渔政、公安、港澳流渔办等部门在渔港设置了联合检查点,对所有上岸人员开展体温检测、核酸采样、健康申报等工作。
据悉,接下来,珠海市将组织内地渔工接种第二剂疫苗并进行查漏补种,确保全部“应接尽接”。如需返回珠海市接种第二针疫苗,基层各渔协会可凭乘车票据给予每人不超过300元来回车费补助,并推动符合条件的港澳流动渔民接种疫苗。
新闻推荐
珠海市重拳整治火灾高风险场所 创新消防管理方式防范电动车入楼入户隐患
本报讯记者苏振华报道:为提高市民群众火灾防控意识,防范化解火灾风险隐患,市政府新闻办6月1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珠海市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