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志愿者在体育中心南站指引公交乘客“验码测温”后乘车。本报记者 曾遥 摄
本报讯记者陈新年报道:近日,每到早晚交通高峰期,一批身穿“红马甲“的公交志愿者就会出现在全市136个公交站点,引导乘客出示健康码并接受测温。据悉,参与服务的志愿者达1509人次,此次志愿活动旨在培养乘客的防疫习惯,营造更安全的乘车环境。
昨日17时,珠海市交通出行晚高峰开始。记者在市体育中心南站看到,8名身着红马甲的公交志愿者如期出现在候车棚,开始摆放防疫消杀用品和免费口罩。随着客流增多,志愿者开始忙碌起来,他们一边提醒乘客出示健康码,一边提醒乘客上车自动测温。在志愿者的引导下,乘客有序排队乘车。
17时30分,记者在香洲公交总站看到,此时三个候车口分别有志愿者在引导乘客验码测温。乘客上车刷卡后主动伸手接受自动感应测温仪的测量。乘坐K1路公交的陈女士表示,疫情期间,公交集团提供的志愿服务让乘客倍感温馨,也让乘客有了安全感。
据市公交集团副总经理吴芒介绍,按照该集团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为严格落实公交巴士乘客“三个100%”(100%体温检测、100%亮绿码出行、100%全程佩戴口罩),从6月15日至17日的三天时间里,该集团共统筹安排了公交志愿者1509人次到各大总站、重点中途站共136个站点开展乘客验码测温、引导排队上车等志愿服务。服务时间分别为早高峰7时到9时,晚高峰为17时到19时。吴芒告诉记者,三天的引导服务有助于乘客养成自动亮码测温的习惯,从18日起暂停安排公交志愿者到站点开展验码测温工作,希望广大市民能继续保持良好乘车习惯。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苑世敏6月13日中午刚过,香洲区义务工作者联合会文明交通服务队领队冯玉娟已经和其他义工来到新香洲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