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I指数是全球投资组合经理最多采用的基准指数,也是全球投资组合经理中最多采用的投资标的,对全球股市影响重大。 新华社发
6月1日,作为中国股票市场迈向国际化的历史性步伐,A股纳入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MSCI)相关指数终于正式生效。从短期市场表现来看,这一事件带来的引入增量资金效果已经初步显现。而从中长期来看,业内人士认为,此举将进一步改变A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市场风格,并促进其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改革。
“入摩”正式生效
在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之后,6月1日,A股终于正式纳入了MSCI。在5月31日举行的A股纳入MSCI启动会上,上交所总经理蒋锋表示,A股纳入MSCI是中国股票市场迈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成功纳入源于QFII、RQFII以及沪港通等多种投资渠道的建设、各项交易制度的完善和政策的开放,更源于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成果的认可,印证了中国资本市场正逐渐扩大的国际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
MSCI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亨利·费尔南德兹表示,中国的金融市场纳入全球的金融体系是21世纪上半叶最重要的金融事件之一。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场和全球第三大债券市场融入全球资本市场的影响将是巨大的。他表示,未来MSCI将努力理解并鼓励这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步伐,希望这可以推动中国A股以更少的步骤、更大的规模纳入MSCI。
226只A股将纳入MSCI成分股
根据此前MSCI公告,MSCI将分两步将中国A股股票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第一步定于5月31日A股收盘后实施,纳入比例为2.5%,纳入完成后中国A股市值占MSCI中国指数、MSCI新兴市场指数权重将分别达到1.26%、0.39%;第二步将于9月实施,纳入比例将提高至5%。
稍早之前,国际指数公司MSCI明晟宣布,对纳入的A股股票名单再次进行调整,东方园林等五只长期停牌的股票暂不纳入相关指数,也将从MSCIA股国际通指数和MSCI中国A股大盘指数中剔除,此次调整将自6月1日起生效。至此,MSCI自5月14日公布的即将纳入A股的234只成分股调整为226只。亨利·费尔南德兹表示,未来,MSCI并不希望做频繁、小幅度的纳入调整,而是希望每次调整都会涉及更大百分比的A股纳入,步伐会更大。
分析
两大影响
1外资涌入A股
从短期情况来看,A股纳入MSCI已经在引入增量资金方面显示出了效果。上交所的数据显示,从5月31日当天A股市场资金流入情况看,沪股通流入MSCI纳A板块金额明显放大,买入金额增加至112.7亿元,创年内单日最高,约为近一个月平均水平(44亿元)的2.5倍,146只样本股上涨率91%,无个股涨停,涨幅超过5%的个股仅7只。从尾盘表现看,最后5分钟,MSCI纳A板块上涨0.13%,推动上证综指上涨2.94个点,涨幅0.1%。沪股通买入MSCI纳A板块金额20.28亿元,占其全天买入金额的18%。据了解,主要被动基金已完成建仓。
Wind统计数据则显示,A股进入4月以来,沪深股通净流入资金大幅增加。截至5月31日收盘,沪深股通5月净流入额达到509亿元,创整个沪深股通开通以来单月资金净流入的最高纪录。其中,沪股通流入267.96亿元,深股通流入240.55亿元。自沪深通开通以来,沪股通累计净买入已经达到了2552.30亿元,深股通累计净买入则达到了2218.03亿元。
据了解,MSCI是全球最大指数提供商之一,85%的投资国际证券的基金以MSCI指数为基准,跟踪资产规模高达12.4万亿美元,跟踪新兴市场指数的资产规模约1.6万亿美元。国泰君安估算,依据MSCI公布的进度,按短期5%纳入、长期100%纳入测算,短期引流外资约736亿元,长期约1.7万亿元。短期流动性方面冲击并不大,且由于MSCI已考虑到市场冲击问题,纳入比例调整周期长,过渡期平滑,短期对存量市场的影响有限。
历史经验表明,自1988年MSCI发布新兴市场指数以来,共有13个新兴股票市场纳入该指数,但只有台湾和韩国是跟A股类似的“逐步纳入”。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短期存在“事件驱动”效应,初次纳入与纳入比例大幅提升时效应更强,但长期影响接近中性。
高盛预计,由于当前A股纳入比例较低,最初资金流入影响可能较小。全球机构会对这230余只股票净买入190亿美元,但资金主要集中在消费和健康板块,与当前北向资金的配置相一致。未来,随着纳入因子逐步上升至100%,高盛预计将有超过3200亿美元流入这些A股。
2市场化改革加力
从中长期来看,A股正式纳入MSCI,将在市场结构、投资者结构、制度等方面给中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带来更多的改革动力。瑞银资产管理表示,随着海外投资者更积极地参与A股市场,内地上市的公司将面临更严格的监管,他们必须将信息披露和治理实践与国际标准接轨。除了交易机会外,海外投资者,尤其是以长期投资为导向的机构投资者更大程度的参与,可能降低零售投资者群体的市场影响,从而抑制市场波动,有利于中国资本市场的长期发展。
在估值结构上,国泰君安表示,随着外资加配A股,A股投资氛围或将更加成熟理性,A股市场或将面临估值溢价收敛。未来随着A股逐步纳入MSCI,大概率将增强A股国际联动,A股估值受国际影响边际增强。长期来看,随着纳入比例不断提高,资金流入A股市场的体量将逐步放大,从而带来市场投资者结构的变化,参照国际经验,在正式纳入后机构投资者占比稳步提升,对A股投资风气也将构成有益影响,形成注重价值挖掘,关注长期成长的投资理念。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对记者表示,A股纳入MSCI,一方面表明了MSCI对A股国际地位的认可,另外一方面会倒逼A股加大市场的改革力度。MSCI把A股纳入进来,会对A股有很大的触动和倒逼机制,A股通过自身的改革开放,才能提高自身的吸引力,才能够赢得国际资本的信赖,才能获得国际资本的增量流入。他表示,在加入MSCI的过程当中,MSCI一直对A股市场有些不满的地方,比如A股的上市公司慢停牌、随意停牌、长时间停牌等。目前A股市场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改革正在快速推进当中,A股纳入MSCI是一个很好的开端。A股加入MSCI之后,MSCI每年都要对它的成分股样本、市场开放度、市场规范性方面做一次评估和反省,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倒逼我们的监管,加快改革。本版文字 据新华社电
新华时评
见证世界共赢
中国A股6月1日起被正式纳入MSCI相关指数。国际资本与中国证券市场通过MSCI实现的这一历史对接,将推动包括A股在内的中国金融市场加速完善和成熟,也将为国际投资者分享中国经济成长红利提供更好的渠道和机会。
从2014年首次评估,到2016年连续第三年延迟纳入,再到2017年评审通过以及2018年正式生效,MSCI纳入中国A股的立场转变,映射着中国金融市场在对外开放方面的持续提升和完善。而作为全球颇具影响力的指数提供商,MSCI在评估中国A股方面的专业和严谨,也体现了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含金量。
近些年,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升。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沪港通、深港通等机制大大丰富了国际资本投资中国的渠道、提高了其投资额度,法律法规、市场监管等配套建设也取得长足进步。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重要证券市场,中国A股正式“入摩”进一步提升了MSCI指数的权威性,受到国际投资者的广泛欢迎。
对中国证券市场而言,A股“入摩”至少可以带来可预期的三重积极影响:
首先,最直接的影响是会有稳定的国际资金流入。美国信安环球股票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兼基金经理李晓西预计,今年内将有逾210亿美元资金流入中国A股,未来流入中国市场的资金量还会大幅增加。
其次,投资者结构将得到明显优化。国际上追踪MSCI的资金主要是机构投资者,随着MSCI纳入A股进程的逐步推进,中国A股市场投资者的机构化水平会得到明显提升。
第三,有助于形成以价值为导向的投资理念。国际机构投资者更加看重长期稳定回报,不会过于在意短期市场波动,这有助于市场逐步树立长期价值投资理念,减少非理性波动。
更重要的是,A股“入摩”只是中国金融市场向全球投资者开放的第一步。美国金瑞基金首席投资官布伦丹·埃亨认为,MSCI正式纳入中国A股将为下一步规模更大的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铺平道路。就在4月份,中国领导人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宣布了一系列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具体举措,令全球投资者欢欣鼓舞。
MSCI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亨利·费尔南德兹表示,如果说过去几十年中国实体经济融入世界是全球经济最重要的事件之一,那么接下来中国金融体系融入全球金融市场将是下一个十分值得期待的大事。
知多D
MSCI指数
MSCI指数是由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编制的跟踪概念股票表现的指数,中文名称叫明晟指数。MSCI指数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广为全球投资人参考。
据介绍,全球投资专业人士,包括投资组合经理、经纪交易商、交易所、投资顾问、学者及金融媒体都会使用MSCI指数。同时,MSCI指数也是全球投资组合经理中最多采用的投资标的。据MSCI估计,在北美及亚洲,超过90%的机构性国际股本资产是以MSCI指数为标的。换言之,国际投资者去哪个国家投资股票,买哪个股票和基金,大都要参考MSCI指数。
新闻推荐
市场观察人士认为,包括证金公司、十大中证资管计划、梧桐树系等在内的“国家队”,本应作为稳定股市力量的存在,但目前已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