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1日起,非银行支付机构执行大额交易报告制度。
今年1月1日起,个人使用非银行支付机构单日交易达到5万元,境内转账50万元或者跨境转账20万元以上,支付机构要向央行提交大额交易报告。业内人士指出,对非银行支付机构执行大额交易报告制度,是进一步健全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工作机制,提高资金监测有效性,不会影响个人正常账户交易。
早在去年7月,央行网站就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非银行支付机构开展大额交易报告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要求非银行支付机构与银行机构加强信息传递,为对方履行大额交易报告义务提供完整、准确、及时的客户身份信息和交易信息,持续完善资金上下游链条信息。根据《通知》,非银行支付机构2019年1月1日起,应当以客户为单位,按资金收入或者支出单边累计计算提交大额交易报告。
新规实施后,个人用第三方支付转账或消费都将受限制。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央行出台这个规定主要目的是为了打击不法分子的洗钱或其他非法活动,而不是为了限制正常的大额消费和支付,平时大家正常消费不会受到影响。当然,如果有异常会被认定为可疑交易。
同时,今年1月起,《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实施,要求互联网金融机构包括但不限于网络支付、网络借贷、网络借贷信息中介、股权众筹融资、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保险、互联网信托等建立健全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监测系统。
本报记者刘乙端
新闻推荐
见习记者周炎炎上海报道导读理财新规要求商业银行发行结构性存款应当具备相应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资格,无此资格的中小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