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工人日报》2月25日报道近日,山东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闭幕。至此,全国31个省区市2019年“两会”全部落下帷幕。
记者梳理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发现,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成为很多地方2019年的工作重点。一些省份甚至在工作报告中明确拿出真金白银、列出时间表,助力民营企业跨越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
减税降费成为高频词汇
税费负担过重是民营企业普遍关心的问题。最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针对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税收“堵点”“难点”问题,一直在推进减税降费工作。
今年的地方“两会”上,减税降费不出意外地成为高频词汇。不少省份还送出了更为具体的“大礼包”:山东表示,对小微企业、科技型初创企业税收实施普惠性免除;全面降低城镇土地使用税税负,高新技术企业按调整后税额标准的50%执行;降低印花税核定征收比例,货运车辆车船税税额减半。天津提出了一连串的“免征”——除涉及公共安全和生态资源项目外,对授权地方制定标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一律免征,对地方有权确定标准的政府性基金一律免征,中央和地方共享的政府性基金地方留成部分一律免征,全面取消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收费。江西甚至明确了减负的金额目标——全年为企业减负1000亿元以上。
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用真金白银扶持企业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困扰民营企业发展的老大难。2019年,多地将拿出真金白银扶持企业发展。
天津将安排100亿元的再贷款和再贴现资金、100亿元的常备借贷便利资金,专项用于支持地方金融机构增加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设立50亿元的融资担保发展基金、100亿元的民营企业发展基金、100亿元的民营企业纾困基金。重庆则提出,对接国家金融监管部门民营企业贷款“125”目标和债券融资政策,设立市级首期100亿元民营企业纾困基金,转贷应急周转资金增加到20亿元。安徽还设置了一个时间表——到2020年,民营企业贷款增加2000亿元、新型政银担业务增加1000亿元。
除了把民营企业“扶上马”之外,多地还将符合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方向、有前景的民营企业“送一程”。
山东将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规划,全年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0家、“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企业100家、瞪羚企业100家、隐形冠军企业100家,积极培育独角兽企业。辽宁要实施“个转企、小升规、规升巨”专项行动,今年实现“个转企”10000户左右、“小升规”1000户左右、“规升巨”100户左右。
新官要理旧账,政企关系亲上加清
一些地方重招商轻落地、轻服务,新官不理旧账等问题饱受民营企业诟病,这既容易引起企业的焦虑不安,也有损政府信誉度。多地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求新官要理旧账。
辽宁表示,新官要理旧账,更不能欠新账。吉林将专项治理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资金问题,决不允许“新官不理旧账”。江西也提出要专项治理政府部门、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资金问题。
山东提出制定政商交往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为广大干部服务企业、与企业家正常交往划清“安全区”,并且要求,落实好领导干部联系帮包企业制度,放下身段、尽心竭力提供一对一、个性化、精准化的保姆式、店小二式服务。北京提出,当好企业“服务管家”,确保兑现“服务包”承诺事项。河南提出要主动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畅通企业家投诉渠道。辽宁表示,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多设“路标”、不设“路障”。
新闻推荐
对于购房者来说,花大笔钱却没有买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房屋面积,只弄了个糊里糊涂的“建筑面积”,尤其是包含在建筑面积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