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促销名目多进入销售淡季
□本报记者简锦仪文/图
3月底4月初,很多商家表示已经进入“青黄不接”的时期,尤其是零售行业,“该搞的节点已经搞了,其他可以挖掘的消费节日又还没来到。”于是,办“店庆”成了不少商家的促销手段。日前,记者走访市场时发现,“耐不住寂寞”的商家纷纷店庆酬宾,限时打折、VIP独享折扣,满100送赠品等各项促销活动此起彼伏。
优惠活动多针对女性
近日,记者在一商场看到,不少女性消费者拎着好几袋“战利品”,满脸洋溢着笑容走出商场。在外企工作的李女士一下子买了两件新衣服和两套护肤品,李女士告诉记者,最近气温不稳定,她本来想买春装却突然改变想法,买了两件正在打折的秋冬装毛衫和裙装。她说,现在的折扣确实很划算,选择空间也更大,逛商场时还没有了节日期间的拥挤,购物氛围也很好。
记者走访时看到,各种促销活动开展以来,虽然购物的消费者并不像节假日那么多,但目标购物群体大大增加。很多热衷于品牌的消费者都在酬宾期间享受了优惠,购买到了自己喜欢的物品。
在随机采访时,大部分购物群体是中青年女性,消费金额在500元以上。据了解,目前各大商场推出的优惠措施中,几乎都包含了购买化妆品3倍积分的优惠条件。此时更多的商家都会把目光集中在消费能力较高的会员身上,VIP顾客便成为商家优惠酬宾的重点。
促销手法有待创新
在淡季,促销活动依然是商场拉动客流的主导。如打折、满额赠、满额减等等。而各大商家也打着“店庆”促销的旗号拼命拉拢顾客,为淡季的商场注入更多的资金支持。
不过,消费者对于商家“店庆”持有不同的态度。消费者赵先生认为,这是商家获得自己利益的手段。“打折的商场的很多电子商品卖的都比别的商场贵,再打折我也觉得不值。”而消费者陈女士却认为,通过商场店庆能够买到自己心仪的东西,“打折活动机会难得,很实惠。”
清明节或迎一小波活动
清明节临近,个别商家也利用这个机会,推出促销活动。其中,有花店推出假花预定业务,有市民感觉很贴心。据花店人员介绍,按照以往经验,清明节期间,有不少市民会过来选购真花、假花,销售额会提升不少。
据介绍,大多数商家喜欢在经营淡季中搞“店庆”促销活动,除了为增加淡季的销售额,也是为商场聚集人气。在一个商圈内,只要有一家商场开始店庆酬宾,其他商家也一定会跟进。
然而对于商场利用淡季进行的各类促销活动,业内人士认为,这些活动虽然在短时间内能够刺激市场消费,带动淡季商场的销售。但从长远看,消费者有可能会对这些促销产生更多期待,碰到喜欢的但价钱贵的商品就会想是不是过几天会更便宜。时间一长,就会产生疲劳感。而且,商家此起彼伏的价格战,会让消费者产生怀疑的心理,比如价格便宜是否有水分等。商场的促销不该求多求快,更应该考虑消费者的需求。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周慧三亚报道阳光、沙滩、椰林和海浪……三亚符合早年刚宽裕的中国人对海岛游的全部想象。不过,随着国人旅游消费...